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5-23 09:49:01
責任編輯:毛馨怡
工作人員到田間開展巡查宣傳。
“以前一到油菜成熟時,全城都是煙霧繚繞,現在的東坡,藍天白云常伴,綠水青山常在,聞不到一點秸稈焚燒的氣味兒。”5月16日晚,家住東坡城區的市民鄒在國感慨道。
近年來,東坡區堅持“標本兼治、堵疏并舉、以用促禁、屬地管理、源頭控制”的原則,在秸稈禁燒方面下大力氣集中整治,并建立了有效的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機制,區域大氣環境質量得到明顯的改善。經過持續攻堅,“東坡藍”時常刷屏東坡人的朋友圈。據統計,2018年東坡區優良天數達到284天,創近年新高。
眉山網記者 王琴 文/圖
織密織細“防控網”
構筑秸稈禁燒“安全網”
進入5月,又到了繁忙的農忙季節,提起秸稈焚燒,東坡區白馬鎮的工作人員董國平顯得很“淡定”,與兩年前每天犯愁熬通宵檢查冒火點和黑斑相比,現在的秸稈禁燒工作相對以前輕松許多。
“以前每年4至6月,鎮上總有村民不按規定偷偷點火焚燒秸稈,且大部分都是晚上點火,為了阻止村民焚燒秸稈,鄉鎮及村上干部只得白天挨家挨戶宣傳,晚上通宵巡邏,輪班值守。”董國平介紹,那段時間,說起秸稈禁燒大家都連連搖頭。
和董國平有一樣感觸的,還有東坡區永壽鎮副鎮長冒國軍。據他介紹,按照區委區政府安排部署,近年來,該鎮織密織細秸稈禁燒站長“防控網”,從源頭上和思想上進行把控,構筑起秸稈禁燒的“安全網”。“通過大力實施秸稈禁燒工作,現在已建立了常態化的工作機制,每逢油菜成熟時期,我們會召開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專題部署會,成立秸稈禁燒工作組,部署鎮、村、組三級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實施方案,層層簽訂責任書,落實責任,并開展宣傳教育,提高村民環保意識,抓實秸稈禁燒工作。”冒國軍說。
“通過強化宣傳引導,村民們從被動到主動,秸稈禁燒工作在東坡區早已常態化,成效十分明顯。”該區生態環境局大氣股相關負責人說,東坡區下重拳,出實招,現在全區秸稈焚燒的現象基本沒有了,真正從源頭上解決了秸稈焚燒的問題。
構筑保護體系
助力“東坡藍”
東坡區的秸稈禁燒如何突出重圍,迎來秸稈禁燒的艷陽?據該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該區每年會發布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方案,對秸稈禁燒時段、禁燒區域、工作舉措等進行詳細規定,并結合該區實際,多措并舉,縱深推進全區秸稈禁燒工作,助力“東坡藍”。
該區通過健全生態環境保護監管體系,將網格化環境監管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壓實責任分工,細化任務分單,建立工作臺賬,嚴格量化考核,完善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切實打通環境監管“最后一公里”,同時,扎實開展環境監管執法,不斷完善“環保+”模式,深化多部門聯動執法,常態合作,嚴厲打擊環境違法犯罪行為。
同時,通過健全生態環境保護社會行動體系,強化宣傳引導,普及生態文化,全方位、多角度宣傳生態文明知識。
此外,深化有獎舉報,鼓勵公眾參與監督管理,并不斷強化主體責任,加大環境保護信用評價力度,嚴格落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持續引導社會參與,高質高效地推進全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據該區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大氣污染防治是民生工程、政治任務,也是環保部門的重要業務工作。當前,東坡區正把秸稈禁燒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強化巡查和督查,始終保持禁燒的高壓態勢,狠抓污染治理,守住東坡的藍天白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