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6-20 14:38:00
責任編輯:雷堯
王秀芳的牛蛙養殖基地。
王秀芳正在果園內疏果。
眉山網記者 王琴 文/圖
“秀芳,你太勤快了,剛喂了牛蛙,又到果園疏果,真是大家學習的榜樣。”6月11日,雨后的東坡天氣涼爽,而該區秦家鎮王溝村5組村民王秀芳臉上卻滿是汗珠。從早上5點起床開始,她就同丈夫杜正清一直忙著管理家里的養殖場和果園,雖然辛苦,可心里十分踏實。
在王溝村,42歲的王秀芳是村民們心中的勞動楷模。她不僅勤勞肯干,而且積極樂觀,盡管身患癌癥,卻通過努力打拼,從負債20余萬元的“貧困戶”成功逆襲為年入20余萬元的養殖專業戶,用行動摘掉了“窮帽”,成為全區脫貧攻堅中的閃耀明星。
因病致貧 不等不靠奔新生
幾年前,王秀芳被查出患有宮頸癌,這一噩耗打破了這個家庭原本的平靜生活。
“當時家里本就不富裕,得了這樣的大病,日子還怎么過?”王秀芳回憶剛得知消息時,自己猶如晴天霹靂,完全不知所措。彼時,她一度想放棄就醫,可想到兒子還未成家立業,最終還是決定聽從家人建議,積極配合治療。
此后,為了給王秀芳治病,丈夫杜和兒子東拼西湊了20余萬元,四處求醫,總算使她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但是,這個原本就不富裕的農村家庭也因此致貧,于2014年被確定為精準貧困戶。
病情得到控制,想到宛如一座大山的20余萬元欠債,一向樂觀的王秀芳坐不住了。只要身體允許,王秀芳就每天都早出晚歸忙碌,閑時還四處打臨工,從不言累,丈夫杜國清看在眼里,也變得更加勤快,在村內積極發展種養業。
發展種養業 脫貧致富摘“窮帽”
2015年,東坡區相關部門了解到王秀芳家情況,通過政策扶持她家發展養殖業。在區紀委、聯系干部、村干部的幫扶下,王秀芳和丈夫開始養殖母豬,并于當年實現純收入8000余元。
2016年初,閑不住的王秀芳將自家3.5畝臍橙品種改成春見。因管理得當,當年她家收入增至9萬余元,人均純收入3萬余元。2017年,她家收入更是翻倍,果園規模也擴大至7畝。通過種植果樹,她家當年不僅還清欠債,還順利實現脫貧。
此后,一個偶然機會,王秀芳又接觸到牛蛙養殖業。了解到牛蛙生長速度較快,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市場需求量大,養殖利潤空間大,養殖效益高,她又萌生了養殖牛蛙的想法。
2017年,王秀芳將自家田地挖出一個0.6畝的池子養殖牛蛙。因為市場需求量大,牛蛙完全不愁銷路,價格也是十分喜人。去年她又養殖了1畝多的牛蛙,但因夏天暴雨襲擊,導致大部分牛蛙被沖走。面對打擊,王秀芳絲毫沒有動搖養殖牛蛙的決心。今年,她又投入10余萬元的蛙苗,養殖了近2畝地的牛蛙。
“再過10余天,將開始售賣首批牛蛙。按照目前市場行情,今年牛蛙養殖收入將達到20萬元。”在自家牛蛙養殖基地,看著眼前長勢喜人的牛蛙,王秀芳頗有信心地說道,“雖然生活給了我和家人太多的不如意,但我始終堅信,靠著自己的勤奮努力,難事也能變易事。接下來,我會繼續打理好果園,喂養好牛蛙,調養好身體,開開心心過好每一天?!?/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