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
更新時間:2022-07-06 16:35:03
責任編輯:楊熹
【核心提示】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黨的十九大以來,東坡區委、區政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將民生作為全區發展之基,聚焦群眾最關心的醫療、教育、就業等民生大事、要事,堅決把各項民生舉措落實落細,讓發展成果成為群眾寫在臉上的滿意度、樂在心里的獲得感,奮力書寫了東坡區景美民富的華麗篇章。
東坡區牢牢抓住打造民生事業高地、提升民生幸福高度的“主旋律”,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全面發力,兜牢民生保障的“幸福線”,交出了一份滿意的民生答卷。黨的十九大以來,全區統籌撥付資金215.65億元推進民生實事辦理:新建城區公辦中小學9所,新增學位2.54萬個;改擴建醫療機構16家;新(改)建農村公路149.5公里,改建危(病)橋、漫水橋32座;實施各鎮場鎮農村“路燈照明”工程4030組;實施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建設27443戶……
A、老舊小區改造,讓居民幸福感“升級”
老舊小區改造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幸福工程。作為老舊小區改造的成功范例,東坡區大石橋街道高燈園小區舊貌換新顏,房屋外墻粉刷一新,健身器材一應俱全,庭院綠植生機盎然……“從前,小區中間樹多,兩邊道路很窄,停車很困難,路面也有破損,想健身也施展不開。改造之后小區的環境發生了巨變,不僅增加了綠植,還新建了健身區域,如今的小區更像公園?!备邿魣@小區居民徐家東高興地說。
東坡區老舊小區改造從2020年啟動以來,改造總投資約2.5億元,目前已經改造了334個老舊小區,涉及樓棟654棟,面積約133萬平方米,惠及12344戶居民。納入2022年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計劃的小區有383個21087戶,預計投資額約4億元。
心懷百姓憂樂,情牽廣廈萬千。東坡區老舊小區改造工程以“關注民心、聚焦民生”為核心,把改造當成服務群眾、化解矛盾、拉近距離的橋梁紐帶,讓“安居夢”成為東坡人的幸福夢。
B、優化教育資源,繪就民生幸福底色
東坡故里,進士之鄉,重教興學,千古傳承。黨的十九大以來,東坡區始終秉承重教興學的優良傳統,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教育工作優先考慮,教育經費優先保障,教育項目優先安排,以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為宗旨,全面優化城鄉教育布局,助力全區教育事業長足發展。
走進2019年建成投用的齊通小學,內涵豐潤的講習廳,現代化的數字教室,書香馥郁的圖書室以及精致的文化長廊,處處都彰顯了新時代小學的風采。學生家長肖情娟說:“近幾年東坡區興辦了多所公辦學校,切實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孩子在這里上學,能夠得到全面的發展?!?/p>
強區必先強教、興區必先興學。東坡區通過新建城鄉公辦幼兒園、新建城區公辦中小學以及部分學校擴容擴建,滿足了群眾“入好園 上好學”的迫切需求,為建設繁榮富裕美好新東坡貢獻教育力量。
C、完善醫療服務體系,增進民生福祉
黨的十九大以來,東坡區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面提升全區醫療機構管理服務水平,東坡區醫療衛生事業成績斐然:總投資 21.47億元,用于16個醫療衛生單位改擴建設……
從“病有所醫”到“病有良醫”,從“看病難、看病貴”到“家門口看病”、“一站式”醫療服務、“醫保信息化建設”等舉措落地落實,讓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度不斷提升。對于這一系列變化,市民張德福感觸很深:“現在東坡區的醫療條件越來越好,非常智能化、人性化,老百姓的就醫體驗越來越好?!?/p>
“引青入東”工程全面保障西山片區46萬群眾飲水安全,養老服務東坡模式全國推廣,未成年人保護、群眾體育工作全國先進,建設公辦示范性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資助白內障患者實施復明手術,推進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等舉措不斷落實落地,構建了東坡“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民生格局。
“民生清單”變“幸福賬單”。東坡區在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進程中,將全力以赴落實各項民生實事任務,把民生實事辦到群眾的心坎上,彰顯東坡城市溫度,繪就東坡幸福底色。
來源丨梅明慧 王煦 李小瑜 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允浩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郵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