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3-26 09:57:10
責任編輯:雷堯
眉山網記者 唐曉征
3月22日,作為全市“成眉合作”“同城發展”先行軍與橋頭堡的彭山區,迎來標志性里程碑事件——四川省人民醫院正式托管彭山區人民醫院。從此以后,34萬彭山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與省會成都一樣便捷、專業、優質的醫療服務。
“這彰顯出彭山‘融入成都、全域開放’的決心和行動,是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開放工程、發展工程,必將進一步優化彭山營商環境,吸引更多的開放合作。”彭山區委書記羅萬東說。
一直以來,作為市委確定的“開放發展先行區”,彭山區以開放發展“先鋒”的角色定位自我加壓,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和更加廣闊的胸襟,主動贏得成眉同城發展與城市實力競爭的主動性,“跳出眉山發展彭山,立足全國發展彭山”,全力以赴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思路愈辯愈明
“大開放推動大發展”
早春三月,草木復蘇。
當春風拂過長壽故里的每一寸土地,一場以“開放發展助突破,萬里長征再出發”為主題的大討論大調研領導干部讀書班活動正式拉開帷幕。站在新起點、迎來新機遇的彭山,如何堅定信心,找準優缺點,推動“大開放”“大發展”?這成為彭山干部群眾思考與討論的焦點。
作為眉山融入成都的北門戶、橋頭堡,彭山區位優越、交通便利、文化底蘊深厚。但同時,經濟總量小、質量不高、發展不平衡等區情沒有根本改變,產業體系不優、市場機制不活、協調發展不足、開放程度不深等問題依然存在。
“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開放發展之路始終是解決彭山高質量發展問題的核心關鍵。”早在2018年的彭山區委二屆十一次全會上,該區就提出要以全新視角審視與找準在環成都經濟圈、環天府新區經濟帶、眉山區域中的發展關系,把開放合作作為主引擎,用更大的力度拓展開放空間,更優的環境吸引要素回流,更好的服務提升合作水平,加快實現彭山的高質量發展。
在隨后的區二屆四次黨代會、二屆人大六次會議,政協二屆四次會議等重要會議中,對于“開放發展”的理念內涵與戰略部署不斷深化、升級。該區提出了全面實施開放發展戰略,優化“132”空間布局,推動“南連北融、同城發展,東西并進、全域開放”,對內“支持一帶、做強三區、發展兩翼”,對外“融入成都、全域開放”等思路,以及強力推動“四個先行”,實施“五大工程”,強化“六大保障”等行動綱領。
“有一種緊迫感和責任感。彭山必須全力奔跑、開放發展……”在3月初的領導干部讀書班討論活動中,區經濟合作和外事發展局羅佳的一席話,引起了參會者的強烈共鳴。思路愈辯愈明,“大開放推動大發展”的理念,如今已在全區干部群眾心中凝聚成共識。
深化開放合作
“融入成都,全域開放”
“托管后,兩級醫院5年內將在管理、運營、科研、人才等多方面開展緊密、深入的醫聯合作。”在四川省人民醫院托管彭山區人民醫院簽約儀式上,新任省醫院彭山醫院院長母發光提出發展目標,“力爭創建成國家三級乙等綜合醫院。”
“這次醫聯合作,是彭山主動融入成都、踐行全域開放理念的重大標志性事件。”該區一位負責人說。一直以來,彭山緊盯成都“南拓”戰略,主動承擔成都首位城市部分功能,積極爭取成都教育、科技、醫療等優質資源和高端產業向彭山轉移。這場簽約儀式背后,不僅是彭山搶抓成都優質醫療資源和國家落實“分級診療”政策機遇的精準把控,更是優化營商環境,深化“開放合作”理念的生動實踐。
“高質量發展,開放合作是‘四個先行’之一。”區經信局局長陳小軍說,彭山將用好用足用活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天府新區的金字招牌,擴大與長三角、珠三角、歐美等地的開放合作空間,瞄準世界500強企業,不斷拓寬外商招引渠道,引進優質項目,深化與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等戰略合作。
開放合作引領,“彭山效率”正在顯現。在2019年一季度項目集中簽約儀式中,包括中日國際康養城項目、年產5萬噸(環保型)水性樹脂項目、精細化學品項目、環保型水性膠水、造紙助劑項目、無損檢測成套設備項目以及年產3萬噸聚氨酯新材料制品等6個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上百億元。
交通建設先行
形成外暢內優“繞城經濟環”
在工程機械的轟鳴聲中,挖掘機、推土機來回穿梭,施工人員專心作業,有條不紊……
在環天府新區快速通道彭山段施工現場,記者看到了這樣一派熱火朝天的作業景象。
“環天府新區快速通道是成眉同城發展的重要通道。道路全長50.597公里,總投資55.86億元。”眉山天府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環天府新區快速通道建成后,將串聯起天府新區視高、青龍等重點鄉鎮,對連通中法農業科技園等重點項目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成眉同城發展,交通必須先行。我們要與成都一張圖規劃,一張藍圖繪到底,實現全域融入成都。”區交通運輸局局長付華說,彭山正在積極謀劃一張外暢內優的“繞城經濟環”。在對接成樂、成雅、成都二繞、三繞高速交通環的基礎上,加快推進工業大道、岷東大道、濱江大道、成樂高速擴容工程、環天府新區快速通道、錦江大道、錦江大橋等工程建設,推進劍南大道南延線提升改造工程,最大限度降低運輸、出行成本。
“今年爭取開通兩條與成都對接的公交線路,讓群眾真正融入成都生活。”付華說,除此之外,彭山將積極拓展軌道交通,增加高鐵班次,實現與成都地上地下“公交化”軌道交通的大融入、大連接。
在區域內網提升上,同樣動作頻頻:岷江一橋恢復重建、岷江三橋規劃建設、尖子山航電站規劃建設,城區與劍南大道、天府大道、三繞高速的互聯互通等正在推進中。同時,對農村公路進行黑化、亮化、美化、綠化,計劃2021年改造全域農村公路500公里,覆蓋率達到100%。
優化營商環境
彭山服務加速度、有溫度
受到家鄉發展的感召,在西藏創業的祝萬華決定回鄉投資果品深加工項目。在回鄉調研的幾天時間里,令老祝驚喜的,不僅是彭山鄉村振興的發展勁頭,還有政務事項辦理的速度與溫度。“原來需要辦很多繁瑣的手續,現在通過網上申辦簡單快捷,讓我意想不到……”
圍繞“群眾少跑路,打通政務服務‘最后一公里’”這一目標,近年來,彭山區著力改革創新,以問題為導向,充分利用“互聯網+”數字化服務提升政務服務整體水平。著力下好“審批不見面,最多跑一次”審批制度改革先手棋,找準政務服務痛點,疏通堵點,聚力打造全省一流的營商高地。
據彭山區政務服務審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17年4月起,該區開始推進“互聯網+黨務政務服務”工作,83.2%的依法申請審批事項實現了全程網辦。同時,持續推進“審批不見面,最多跑一次”改革,通過“受辦分離,集成服務”“審定分離,全程網辦”“信用支撐,先辦后驗”等一系列基于互聯網思維的線上行政審批工作模式,基本實現進一扇門辦各種事、上一張網享受便捷服務。“一窗通辦”可受理全區約800項行政許可和公共服務事項。
為形成蓬勃發展的開放發展新態勢,該區還在主動對接項目上下真功夫,在加速項目落地投產的同時,創新推出一套方案管總、一支隊伍服務、一個平臺審批、一條熱線溝通、一車式聯合驗收的“五個一”項目服務模式。良好的營商環境,先后引來陶氏化學、恒大等12家世界500強企業,彭山成為全省引進世界500強企業最多的區縣之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