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8-23 15:42:03
責任編輯:任楓楓
毛河保勝段。
多措并舉 毛河治理見實效
“毛河水清了,仿佛又回到了記憶中的模樣……” 8月15日,彭山區謝家鎮居民李桂蘭帶著一歲半的孫子,來到毛河邊散步,看著河水變得清澈干凈,不禁連連感嘆道。
今年以來,彭山區再添新舉措,因河施策,突出重點綜合整治,毛河彭山段水質持續改善。據市檢測中心和區環保部門檢測報告,1—7月出入境斷面檢測平均值對比,高錳酸鹽、氨氮、總磷、化學需氧量分別下降69.3%、74%、82.4%和77%,地表水平均水質由劣Ⅴ類上升到Ⅳ類。
據彭山區河長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毛河彭山段從邛崍市回龍鎮入境,流經保勝鄉、公義鎮、謝家鎮、鳳鳴街道,全長24.6公里,其主要污染源為農業面源污染、畜禽養殖污染、城鎮和農村生活污水污染等方面。
針對問題,流經鄉鎮紛紛立足實際,結合自身情況,展開行動。其中,鳳鳴街道突出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重點,引進花卉、水果企業業主30余家,落戶毛河兩岸,集中成片流轉土地達到6000余畝,改糧食作物種植花卉、水果等經濟作物,實施水肥一體化,大幅度減少了農藥、化肥施用量,農業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整治。
保勝鄉突出畜禽養殖污染治理重點,由鄉環保所牽頭,對全鄉1013戶養殖戶進行拉網式排查,建立臺賬管理。細化落實畜牧部門、鄉、村(社區)、組和養殖戶責任,實施生豬養殖大戶(200頭以上)、中戶(50頭以上),小戶(50頭以下)紅牌、黃牌、藍牌掛牌監管,做到“三限制”。強化督導巡查,對連續發現同村三次違規養殖,由鄉紀委實施支部書記、主任約談;對群眾舉報或上級檢查發現的重大畜禽養殖污染,并且造成了惡劣影響的養殖戶“一律強制關停,一律強制拆除,一律重處嚴懲”。
謝家鎮突出城鎮農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整治重點,全面推廣李山村生活垃圾“六分類一集中”經驗,對散居農戶生活垃圾,落實專人專車定點定時收集轉運,全鎮生活垃圾收集覆蓋率100%。成立巡河小組,重點對沿線生活污水排污口開展實地調查并采取相應治污措施。
劉晨 夏嘉憶 眉山網記者 雷卓鳴 文/圖
江元良正在清理河道垃圾。
“嘮叨”巡河保潔員 河道干凈心里樂
8月7日,在彭山區保勝鄉龍安村毛河倒灌堰岸邊,巡河保潔員江元良正使用一根長長的鐵耙一耙一耙將漂浮物打撈到一旁的轉運車上,動作熟練有力。
現年65歲的江元良,是彭山區保勝鄉龍安村村民,負責龍安村毛河流域倒灌堰河段的巡河保潔工作。他幾乎每天在河邊走兩趟,見人就‘嘮叨’——“藤蔓秸稈不能入河,畜禽糞污、生活污水不能直接排放,鴨鵝不能下河,岸邊不能堆放垃圾廢物,治河治水是大家的責任,山清水秀才能健康長壽……”嘮叨多了,附近村民護河的自覺性高了,責任心強了。
據彭山區河長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江元良從2018年1月上任開始,每天上午和下午,他都要帶著工具,從毛河石樁堰走到魏口大橋,再從魏口大橋走回家,風雨無阻。
“他看見河道里有垃圾,水淺的就下去撿起來,水深的就用竹釘耙撈起來,不管是食品袋煙頭廢紙,還是秸稈藤蔓,只要江元良看見了,都會想辦法去撿起來。”龍安村主要負責人說,夏季,河道里長一些雜草和灌木,他會用柴刀清理干凈。自己處理不了的問題,就提出建議及時上報村河道長直至鄉河段長。
由于長期堅持向群眾宣傳治河治水的意義,時間長了,河道暢通、水質改善了,村民從一開始厭煩他的“嘮叨”到感激他的付出。
“每天不去河邊走兩趟心里不踏實。”面對大家的稱贊,江元良說,巡河保潔的工作雖然累,但看到曾經的“臭水溝”到如今的水清岸綠景美,心里很高興。“我工作在這河邊,下了班也習慣在這里散步,隨時看到垃圾,隨時就會工作。”
周子悅 眉山網記者 雷卓鳴 文/圖
謝家鎮毛河渡槽。
三個落實 提升毛河水質
眉山網訊(劉晨 劉華 記者 雷卓鳴)今年以來,彭山區謝家鎮治河治水再發力,致力“三個”落實治毛河,水環境質量大幅度提升。
實巡,該鎮成立3個巡河小組,利用一周時間徒步走遍17.6公里的毛河流域,重點對排污口、沿線環境衛生和沿岸違章建筑開展實地調查。
實查,對每一點位進行實地調查并詳細記錄,逐一建立臺賬,查明毛河流域實際排水口共84處,存在問題的8處。其中,畜禽養殖散戶2處、農戶生活污水排放不規范4處,違章建筑2處。
實改,巡河完成后,鎮黨委、政府立即組織河長辦和相關村社召開專題推進會,擬定整改方案,限定整改時限,落實人員責任。針對農戶生活污水問題,采用接入沼氣池和集中修建生態池解決;針對畜禽養殖散戶問題,由村社負責協助養殖戶無害化處理污染物;針對違章建筑,立即查明原因并組織人員進行拆除。
截至目前,河道2處違章建筑已拆除,2處畜禽養殖散戶污染問題和4處農戶生活污水排放問題已按方案完成整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