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8-11-21 09:00:05
責任編輯:趙娜娜
老有所養 老有所幫 老有所樂
青神:養老服務體系試點惠及3000名農村老年群眾
眉山網訊(何秋芳)11月17日,青神縣漢陽鎮上游村互助養老服務隊員毛遠鴻先后來到村上的留守失能老人李桂鳳和楊素華家中,一邊陪著老人聊天,一邊細心幫老人修剪指甲,隨后他又打來熱水,給老人擦洗身體。李桂鳳和楊素華是該縣農村養老體系確定的農村留守失能老人上門服務對象,而同處上游村的熱心人毛遠鴻則是最先加入互助養老服務隊的志愿者。毛遠鴻說:“自己的父母過世早,沒能盡孝一直是心頭的一件憾事,自從有了這個志愿服務隊,我便積極加入,幫老人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四川省青神縣,有120名像毛遠鴻一樣的熱心群眾加入了互助養老服務隊,成為該縣農村養老服務體系試點建設的重要力量,他們像照顧自己父母一樣,細心照顧著當地3000多名農村留守老人,成為敬老愛老的模范和榜樣。
今年年初,青神縣啟動以縣政府縣長親自掛帥、縣級有關部門具體負責的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試點,選取漢陽鎮和黑龍鎮試點探索構建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全覆蓋提升服務農村養老、敬老服務水平。縣政府制發《青神縣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縣級有關部門聯系指導試點村(社區)開展農村養老工作實施方案》,縣民政、司法、衛計等部門聯動,分別細化陣地建設、互助養老、法律援助、老有所醫等工作方案,確保試點工作試出特色和成效。
為提升養老服務平臺的“適老化”“適農化”,全縣統籌省、市、縣、鄉資金,先后投入600余萬元,通過合理設置三級服務陣地,合理設定服務內容,在漢陽中心敬老院打造了1個養老服務中心,在漢陽鎮上游村、新路村、向陽村、小三峽村、場鎮社區和黑龍鎮龍女村打造了6個養老服務分中心,并建立了25個服務點。
據悉,為滿足農村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的養老需求,該縣民政部門充分依托12349居家養老服務平臺,對農村高齡、失能、貧困、殘疾、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等老人的家庭基本情況及服務需求進行調查摸底,打造集定位查詢、聯系呼叫、應急救援、服務調度、信息咨詢、時間銀行管理、運營監管、投訴辦理、養老檔案動態管理等服務為一體的農村養老服務信息數據庫,定期為老人提供“個性服務”。截至目前,確定上門服務對象130人,為老人提供巡查、助潔、助餐、心靈撫慰等“個性服務”6200人次。
“愛心互助,鄰里守望。”該縣還積極推進養老助老服務四支隊伍建設,先后組建專業養老服務隊1支、互助養老服務隊7支、志愿者服務隊2支、特色服務隊8支,共吸納120名熱心公益的群眾成為養老助老服務隊員。此外,試點鄉鎮還出臺了互助養老服務隊積分制管理辦法,明確服務事項的積分標準和積分流程,根據服務隊隊員開展巡查、上門服務以及集中服務等工作情況進行積分,隊員提供服務后獲得相應積分,并可用積分兌換現金、商品以及服務,調動了互助養老服務隊隊員的積極性,也吸引更多人加入隊伍。
試點鄉鎮養老服務中心、村上分中心堅持集中服務常態化,組織志愿服務隊每月1天開展“送文化下鄉”、法治宣講、體檢等“老年人集中活動日”,今年截至目前,開展了集中服務50次,服務老人9230余人次,改善了農村人口“空心化”現狀,讓留守老人重新獲得家庭照料和精神慰藉。黑龍鎮龍女村和場鎮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每月28日會定期開展集中活動,有文娛演出、法治講座,還有健康講座和體檢,臺上敲鑼打鼓,臺下歡聲笑語,歌舞、小品、快板……老人們樂得合不攏嘴,掌聲一陣接著一陣。劉淑容老人說:“幾個子女都在外地打工,就我一個人在家,現在村上建了養老服務中心,為我們這些老人提供了好去處。我不光每月28號來,平時也來,在這里和老年朋友們打打牌、下下棋、拉拉家常,時間過得快,還能了解些國家大事,別提有多高興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