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8-11-28 10:09:47
責任編輯:雷堯
老房子里話新生。
眉山網記者 王麗 文/圖
2000年,年僅17歲的他背井離鄉走上了打工的漫長之路。然而,17年后,正當自己的生意經營得紅紅火火之時,他卻帶著愛人,回到了那個曾經覺得“沒有出路”的農村老家。
他叫梁勇,今年35歲,青神縣羅波鄉龍泉村人。自從2000年離開農村,梁勇當過工錢僅2.5元/小時的餐廳服務員,也干過“收荒匠”,賣過摩托車,最后,在眉山城區和朋友一起合伙開起了餐館。直至去年,青神縣委、縣政府提出的“一帶兩路,擁江發展”戰略讓他看到了家鄉發展的商機,他毅然決定回鄉創業。
是什么讓他離開后又回來?他的回答是:“現在的農村大有可為!”
就地取材 老房迎新生
龍泉村位于青樂路沿線,境內有龍嫻路通過。轄區面積6.9平方公里,森林面積191.72公頃,以蔬菜、水稻、林木種植為主。在梁勇看來,城市的喧囂讓城里人更向往農村的寧靜,渴望有一個地方可以放松身心,親近自然,能容納下他們的一身疲憊,過一種“慢生活”。除了交通便利等地理位置優勢明顯,龍泉村依山靠水的生態環境和當下人們追求生態自然的理念正相符合。于是,去年11月,回到家鄉后,梁勇的第一件事就是將自家老房子加以改造,取名“靜謐莊園”。
“改造房屋僅用了10萬元左右,這比新建房屋節約多了!”梁勇樂呵呵地說。
改造后的老房子實現了大變樣:昔日的廚房變成了休閑室,雜物房變成了服務大廳,豬圈變成了廚房……其中,還有兩個房間的外墻沒有作任何刷漆處理,保持了原有的火磚外觀,為的是讓客人感受到整棟房屋充滿滄桑的歲月感。
在房屋的改造過程中,梁勇精心設計,在保證室內符合現代人居住追求的舒適感和美感之時,盡可能地讓老宅保留原有的框架和外觀。同時,他還把房屋周邊的土地利用起來,如:在院壩里種上玫瑰等花草再配上小水池景觀;在屋后的茶園里搭一個品茶亭;在房屋周邊近20畝地里種上櫻桃、樹莓、藍莓、西瓜、李子、柑橘等水果,修個魚塘…使老房周圍處處有景,處處可以休閑。
“從今年4月中旬開業至今,每個月的營業額都在5萬元左右?!绷河赂嬖V記者,雖然目前莊園的接餐能力只有10桌,但精心的設計、返璞歸真的裝飾、貼心的服務、優美的環境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慕名而來,讓山上的老房子迎來新生。
拓展“民宿+” 鄉村發展添動力
“老房子煥發新生,離不開黨委政府的支持和幫助?!被貞浧鹨环L順的創業經歷,梁勇坦言,一路走來,青神縣委、縣政府和鄉鎮給予了他很多幫助,不僅安排他到處學習取經,還實實在在解決莊園完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艾F在,鄉上的干部都還在一起幫我找修游步道的海漫石?!绷河赂袆拥卣f。
作為歸巢之雁,梁勇現在的目標不僅是經營好自己的莊園,更多的是想通過莊園,為龍泉村開創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鄉村要特色,不能千篇一律?!?1月中旬,經青神縣委組織部推薦,梁勇從彭州市龍門山鎮寶山村鄉村振興項目培訓學習歸來后,很受觸動。他認為,農家樂、民宿在各地興起,要吸引游客在龍泉村留下來,他就不能僅僅是推廣幾個拿手菜、幾種供采摘的水果,更有效的途徑是以農村生活為主,通過當地濃厚獨特的文化塑造鄉村的整體形象?!艾F在的消費者對綠色有機農產品的需求很大,這里還有巨大的市場空間!”梁勇思考著,憑借莊園越來越大的名氣,可以嘗試把當地原生態的農林產品推向市場,滿足消費者需求,造福父老鄉親。
“當然,要發展成氣候,我們就不能各干各的,要聯合起來干。”梁勇說,希望周邊的村民看到自己的成功后,能嘗試和他一起,將土地整合利用起來,經過統一的規劃設計,打造出更接地氣的休閑觀光區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以后,我們賣的不僅僅是景點,更是向外推廣我們的鄉村生活方式,一種更符合當下市場的、別有風味的生活方式?!?/p>
始于民宿,而不止于民宿。梁勇和鄉村振興的故事,還在繼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