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
更新時間:2022-08-08 07:57:23
責任編輯:雷堯
近年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丹棱縣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狠抓污染防治,厚植生態本底,做足山水文章,在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的同時,經濟社會事業也取得高質量發展。
當前,丹棱縣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進入攻堅期、沖刺期。以創建為契機,丹棱縣在環境高水平保護、經濟高質量發展、群眾高品質生活的道路上闊步前行。
藍天、碧水、凈土
見證環境高水平保護
“今天全縣空氣質量最優的地方是順龍鄉,PM2.5為7微克/立方米。如果哪個區域有空氣污染情況發生,我們的空氣自動監測微站會實時傳回數據并預警,作為下一步處置污染的重要依據。”8月5日14時,在丹棱縣生態環境局大氣質量監測室,工作人員正認真查看“大氣網格化預警管控平臺”上的各種數據。由覆蓋全縣的15臺空氣自動監測微站即時傳回的各種空氣指標在該平臺上一覽無余。
為打好“藍天”保衛戰,丹棱縣深入開展減排、治車、抑塵、控秸、壓煤“五大行動”,完善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機制,持續推進大氣環境質量,2020年首次進入國家二級空氣達標城市范圍,2021年優良天數率首次突破90%。
稍后,記者來到思蒙河丹棱縣齊樂鎮觀音社區段的一處微型水質自動監測站,總磷、氨氮等指標在儀器上一目了然。像這樣的水質自動監測站,在丹棱縣城共有3處,它們能即時反饋所有流經丹棱縣城的河流水質情況。
這是丹棱縣深入實施“碧水”保衛戰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縣引入青衣江水為全域飲用水水源,投入2.2億元建設水廠和管道,有效解決丹棱人民飲水安全。壓緊壓實河(湖)長制責任,常態化開展清河、護岸、凈水、保水“四大行動”,投資2億元實現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新改建縣城、鄉鎮雨污管網20公里,縣域內3條流域水質從2019年的地表水Ⅳ類改善到Ⅲ類以上。
“凈土”保衛戰方面,丹棱縣堅持按照只減不增、逐年減量的目標要求,扎實推進農村面源污染整治,全域實施有機肥替代化肥,農藥化肥施用量實現逐年降低。7月27日,丹棱縣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通過了《丹棱縣全域實施“雙替雙升”行動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工作方案》(“雙替雙升”:有機肥替代化肥、綠色防控替代化學防治,促進土壤大氣質量提升和農產品品效提升),對土壤保護力度可見一斑。
轉型、高效、融合
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
8月6日,位于丹棱縣經開區B區的索菲亞陶瓷有限公司里,數百名工人忙碌在瓷磚生產線上,經過球磨、制粉、壓機成型等程序,一張張精美的大板和巖板從這里誕生,進入全國各地消費者家中。
“以前公司燒煤,一方面火力不穩定,陶瓷釉面質量不均勻;另一方面會排出大量硫化物、氮氧化物,老遠就聞到刺鼻味道。2017年我們進行了技改,用天然氣取代煤炭,取得了產品質量提升、成本減少、低碳環保的‘多贏’局面。”據該公司副總經理吳月新介紹,該公司從2010年到2022年期間共經歷了3次技術改造,從煤改氣到更換環保生產線、購置先進的脫硫脫硝設備,不但讓各項排放指標遠低于國家標準,也提升了產品質量,產值和利潤穩步提升。2021年該公司產值實現1100萬元,今年有望達到1700萬元。
作為丹棱陶瓷產業的“領頭羊”,該公司通過技改實現了環保和經濟效益雙豐收,在丹棱并非個例。在工業轉型升級方面,丹棱縣初步構建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型建材和農產品及食品飲料加工“3+1”產業格局。充分發揮創新驅動作用,建成技術中心、產學研基地13個,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家、科技型中小企業9家。積極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落后產能淘汰,完成35家用煤企業“煤改氣”,關停整改114家“散亂污”企業,淘汰落后產能企業8家。全面落實排污許可制度,積極實施各類節能降耗政策措施,“十三五”期間GDP能耗下降19.1%。
在促進農業高效方面,丹棱縣全域推廣“以種定養、種養循環”綠色發展模式,大力發展晚熟柑橘、脆紅李、綠茶等特色產業。“丹棱桔橙”5次躋身中國地標產品百強榜,“丹棱不知火”獲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丹棱脆紅李”獲國家地理標志認定,丹棱綠茶搭乘中亞班列走出國門。
在促進文旅融合方面,丹棱縣以創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為統攬,投資25.5億元,規劃建設老峨山提升改造、幸福谷人文旅游度假區等5個重點項目,打造幸福古村原鄉休閑、大雅城文化體驗、老峨山生態康養三大重點旅游產品。擦亮“丹棱游村”特色品牌,打造形成大雅堂文化研學、幸福古村鄉愁游村、桔香稻田農趣賞玩、老峨山休閑養生等新業態新場景。夯實旅游業發展基礎,建成全域旅游服務中心,建設快慢綜合旅游交通廊道126公里。
整治、“革命”、共享
助力群眾高品質生活
如今,對生活在丹棱縣的群眾來說,無論在城市還是農村,開門見綠、處處有景的愜意生活已是常態,這得益于丹棱縣堅持以“美麗四川·宜居鄉村”建設為引領,全域統籌推進農村廁所、垃圾、污水、農業廢棄物、村容村貌、鄉風文明“六個全域治理”,人居環境整治取得重大突破。
全域實施農村“廁所革命”,堅持以廁所糞污無害化處理或資源化利用為重點,扎實推進農村廁所改建,大力實施廁污共治,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3.3%;全域實施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積極探索出“一元錢”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全縣農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的村達100%;全域實施農村污水治理,推行接管污水處理站、安裝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施、修建人工濕地池“三種模式”,全縣農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村達100%;全域實施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實施人畜糞污“3211”綜合利用模式,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穩定保持在90%以上;全域實施農村村容村貌治理,堅持“路、房、景”相融共生,改造農房4000余戶,建成“四好農村路”示范路130余公里,綠化美化道路120公里,打造幸福古村、3D動漫等主題村落20余個;全域實施鄉風文明提升,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為載體,打造“鄉村村晚”“大雅新農民·快樂新農村”“黨群集中活動日”三大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建成民間眾籌文化院壩100個。
同時,丹棱縣通過修建公園、擴大人均綠地面積等方式,讓群眾共享生態環境改善成果。全縣新建大雅堂、齊樂、端淑、白塔等7座開放式公園,人均公園綠地達13平方米。大力推動植樹造林、見縫插綠活動,持續開展村莊庭院綠化提升行動,全縣綠化覆蓋率67.8%,成功創建全國綠化模范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9年19773元提高到2021年23638元。
來源丨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羅俊涵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郵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