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8-07-23 10:36:18
責任編輯:趙娜娜
話劇《蘇東坡》海南演出劇照。
眉山網記者 李幸 文/圖
“各位觀眾,在眉州有這樣一個傳說,說的是蘇軾名字的由來……”燈光暗,樂聲起。舞臺中央,一輛木車擺放其中,隨后,東坡登臺……
7月21日、22日,由眉山市與四川省人民藝術劇院聯合出品的話劇《蘇東坡》全國巡演登陸海南省海口市,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兩天時間,演員們獨特的演繹帶領觀眾“穿越時空”回到宋代,品味蘇東坡跌宕起伏又詩意曠達的人生。
故地再現舊景 引發觀眾共鳴
話劇開場由“烏臺詩案”講起,蘇軾因“譏諷朝政”被捕下獄,貶官黃州。由此開始了他坎坷波折的人生,也開始了他成為大文豪蘇東坡的蛻變。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在《自題金山畫像》中,回顧自己的人生經歷,蘇東坡只提了他的三處貶謫之地。他在黃州躬耕東坡,在惠州引水入城,在儋州教書育人,這些重要節點,在話劇《蘇東坡》中不用嚴格的時間線索來穿插,而是以場面之間的轉接、邏輯關系以及東坡的詩詞來組織。
隨著地點與舞臺背景的轉換,蘇東坡的人生畫卷徐徐展開,特別是在“蘇東坡”來到海南,跟當地居民講儋州話的時候,海南的觀眾也跟著說起儋州話,仿佛是與東坡的跨時空交流。
四川風味濃郁 海南觀眾點贊
話劇《蘇東坡》歷時三年,六易其稿,劇中創造性地融入了川劇的“幫腔”、眉山方言俚語以及戲曲中的“串場人”角色,使戲劇與戲曲完美融合,造成奇異的舞臺效果。在劇中,一邊上演古人古事,一邊穿插著今人今論,將戲劇內容和評述相結合,既客觀展現東坡的人生際遇,又主觀表達他的內心世界。
“蘇軾,遇到老子你娃娃背時!”“還管啥子西瓜哦,我看你娃瓜得很!”“怕是不對頭哦。”……大量川話出現的對白中,既有地域特色,也代表了川式幽默。
這樣的表達方式并未引起現場觀眾的不適應。“原本以為在劇中加入俚語方言、‘幫腔’、‘傳唱人’這樣的元素,會讓整部劇顯得很突兀,但《蘇東坡》這部劇銜接得非常好,這些元素讓觀眾更好地理解了劇情,反而成了整部劇的亮點。很佩服主創們的‘匠心’。”觀看演出的觀眾郭名峰說。
在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教授海濱看來,蘇東坡的人生經歷豐富又復雜,想要用傳統的方式來呈現難度很大,方言、幫腔、串場人的創新加入,讓表達更有層次,故事更有串聯性,所呈現的蘇東坡也更形象生動。
首輪巡演收官 感恩觀眾支持
今年3月,話劇《蘇東坡》在北京國家大劇院首演。此后五個月時間,該劇劇組主要沿著蘇東坡的人生軌跡,分別在四川、重慶、湖北、廣東等地的10多個城市演出30多場。
“此次話劇《蘇東坡》首輪全國巡演取得很好的效果,所到之地都引起熱烈反響。通過巡演,進一步宣傳了東坡文化,提升眉山知名度和美譽度,同時也進一步地推動了東坡文化的交流與發展。下一步,我們將會同四川人民藝術劇院進一步修改完善,努力把話劇《蘇東坡》打造成精品,不斷擴大東坡文化的影響,把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和市委市政府確立的文化立市戰略推向深入。”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胡彬表示。
雖然首輪巡演已經結束,但話劇《蘇東坡》劇作的工作并未結束。“我們在巡演的過程中吸收到許多觀眾、專家學者的意見建議,會根據這些意見對劇作進行修改和完善,精益求精。”該劇制作人、宣仁太后的扮演者鄧瀅說。她希望經過完善后的話劇《蘇東坡》能再次與觀眾見面,并走出國門巡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