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8-11 08:41:14
責任編輯:陳敏
——“三生三世 千年竹緣”之產業篇
眉山網記者 王麗 文/圖
特色產業匯聚人氣,帶動發展。
竹工藝品、竹紙、竹鋼、竹纖維、竹家具、竹食品……在我市,一根翠竹可以延伸出許多產業門類,折射出竹產業的廣闊前景。據統計,2018年,全市竹產業綜合達到產值60億元。
綠色發展的“代言人”
青神縣四川環龍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生活用紙生產企業。公司2013年研發了生物質竹纖維精煉技術,2015年生產的“斑布”本色竹漿紙推向市場,掀起了“以竹代木”新潮。
“與木材相比,竹子具有循環再生的優勢。”青神縣相關負責人說,“竹漿造紙產業是綠色生態產業,具有可持續性,不僅不會破壞生態,還能促進資源和生態的增量化。”據介紹,竹漿紙以竹子為主要原料,保留了90%的植物纖維及木質素,不添加有害化學助劑,摒棄了漂白過程化學品的消耗,消除了傳統造紙行業產生的黑液等污染問題。因其綠色環保的特點,今年5月,“斑布”還在美國全面上市。
在我市,竹不僅“柔可親膚”,還能“堅不可摧”:正在北京舉行的世界園藝博覽會上,國際竹藤園的主體支撐結構就是洪雅縣生產的高性能復合材料——竹鋼。一根竹子如何“變身”堅硬的板材?原來,竹鋼是慈竹經壓制、干燥、浸膠等處理而成,強度和玻璃鋼一樣,可以用在建筑結構等領域,壽命達50年。1噸原竹可以生產0.35-0.4噸竹鋼,目前每噸竹鋼售價在1.35萬-1.6萬元之間。以每噸1000元的價格計算,慈竹變成竹鋼后,“身價”漲了6倍。
依托深厚的竹文化底蘊、悠久的竹子開發歷史,近年來,我市認真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大力培育竹資源,提升竹產品附加值和質量,擁有“竹編、竹紙、竹鋼、竹桶”四大竹產業品牌,成為全省竹產業發展重點地區。
助農致富的“法寶”
60歲的青神縣殘疾人段樹文,通過參加免費竹編培訓,每個月居家就業可收入1千多元;
22歲的年輕姑娘陳瑞,在“中國竹編第一村”里開設了一間竹編、竹制品店鋪,并設網店,一年銷售額近百萬元;
竹編大師陳云華成立的云華竹旅有限公司,帶動了5000多戶農戶上萬人從事竹編產業,僅竹制挎包年銷售就超過6000萬元;
……
據統計,20萬人口的青神縣,就有3.5萬人從事竹編產業。“一把刀、一個凳子、一根竹子,就可以教村民賺錢,這些村民通過竹編技藝每年可以收入3萬元以上。”陳云華說。
竹產業已成為我市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產業。2013年以來,我市實施竹編“千人培訓計劃”,使竹編課程進入中小學課堂,并成立“竹藝學院”,讓特別是殘疾人、婦女等群體實現居家靈活就業。目前,眉山已舉辦全國竹產業扶貧培訓班20多期,為20多個省市培訓了5000余人次。作為國際竹藤組織竹手工藝培訓基地,我市每年還實施竹編對外援助培訓項目,共為中非、厄瓜多爾、埃塞俄比亞、加納等近30個國家培訓5000多人,積極為世界扶貧減貧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產業潛能的“激活器”
6月27日,青神縣工業開發區綠色竹纖維綜合利用產業園項目開工建設。項目建成達產后,將帶動種植竹林200萬畝和相關產業收入40億元,解決就業5000余人,惠及約100萬農戶,助農增收近10億元。
該項目是我市因地制宜發展竹產業、做全竹鏈條、壯大竹經濟的重點項目。“項目以生物質竹材全價利用為投資理念,生產技術處于全球領先地位,產品市場前景廣闊,項目一期工程預計將于2020年底投產試運行。”我市相關負責人說。
項目帶動,竹產業發展潛能釋放。除了發展“斑布”健康紙產業,我市還培育洪雅竹元科技、興豐活性炭等龍頭企業,推進竹人造板、竹型材、竹纖維、竹家具、竹炭等精深加工項目,延伸竹產業鏈條,并整合農村剩余勞動力,發展竹燈籠、竹燈飾、竹帽、竹筐等傳統竹手工制品產業。推廣洪雅幺麻子鮮切筍等產品,開發東坡泡菜竹筍系列,推出“東坡竹宴”,打造眉山特色食用竹品牌。
此外,我市還成立以市委書記、市長為組長的竹產業推進領導小組,并加大財政、金融和稅收支持。全市每年預計安排竹產業發展扶持資金上億元,用于竹產業技改升級、產品研發、品牌創建、市場推廣和對竹企業獎勵扶持及貸款貼息等。計劃每年引導金融機構發放竹產業貸款不低于2億元,財政予以貼息。
未來,全市將抓住歷史發展機遇,通過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激勵,加快推進竹產業高質量發展,力爭到2022年,全市竹產業實現綜合產值100億元以上,建成以竹編、竹建筑、竹會展、竹研發、竹培訓為特色的國際竹產業文化創意及融合發展先行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