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9-10 09:16:43
責任編輯:雷堯
——寫在第35個教師節來臨之際
眉山網記者 殷勇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又是一個金秋,又是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傳承中華民族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在第35個教師節來臨之際,全市上下正以多種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師節主題活動,向所有辛勤工作的人民教師送上節日的祝福。
“奮力推進眉山教育現代化,加快建設教育強市,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建設環成都經濟圈開放發展示范市,推動眉山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在今年的全市教育大會上,市委書記慕新海對全市教育工作作了重要論述。
在全力推動眉山教育沿著均衡化、特色化、現代化的路徑邁進之時,35000余名教師凝聚著全市人民的教育強市夢想,支撐起眉山教育事業發展的廣大人民教師理應受到人們的尊重。
傳承尊師重教
匯聚成發展的強大動力
自古以來,我市就有尊師重教、崇智尚學的優良傳統。近千年前,三蘇父子之所以能在詩文書畫等諸多方面取得偉大的成就,除了天資聰穎外,更重要的是他們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遇到了張易簡、歐陽修、范鎮等許多優秀的老師,他們對蘇軾的成長都給予豐富的滋養。
蘇軾亦將這種尊師重教的精神很好地傳承延續,不僅培養了蘇邁等幾個兒子成才,而且成就了名揚天下的“蘇門四學士”(張耒、晁補之、秦觀、黃庭堅),影響了后來無數仁人志士。
這種尊師重教的精神匯入眉州大地的歷史文脈,構成千載詩書城、八百進士鄉的文化基因,綿延匯聚成當今眉山發展的強大動力。
近千年后,眉山市委、市政府堅定不移把教育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全力推動教育沿著均衡化、特色化、現代化的路徑,進入了蓬勃發展的黃金期——近4年來,全市教育總投入220億元。推進實施全面改薄工程和學校標準化建設,新建、改擴建校舍130萬平方米。6個區縣縣域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通過國家督導評估。先后引進香港大學、四川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等知名高校與我市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培養出“全國最美孝心少年”李佳、全國“最美中學生”李東駿等一批優秀學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獲全國先進。
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廣大教師的辛勤付出。我市先后涌現出“中國好人”眉山鄉村教師伍萬銀,四川好人、“輪椅教師”劉國基,全省教育系統學習的優秀退休教師馬俊成,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十大“最美教師”王曉梅。他們有的言傳身教、堅持科研育人;有的秉持教學相長、引領教學改革;有的緊扣育人與產業發展相協調的時代脈搏、培養大批實用人才……一張張樸素面孔,一個個感人故事,共同勾勒出一幅由理想信仰、責任擔當、創新探索、潛心育人組成的新時代優秀教師群像。
建設教育強市
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
要實現“教育強市”的夢想,教師是關鍵。在這個意義上,我市迫切需要培養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需要涌現一大批“好老師”。
為了培養“好老師”,我市將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發展“點穴式”關鍵舉措來抓,實施隊伍素質提升和“優才”工程,公開選拔首批“眉州名師”,組建名師工作室,加強教師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完善教師培養培訓體系,健全師資補充長效機制,推進縣區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教師、校長交流輪崗,努力造就黨和人民滿意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
“我們實施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全員培訓。以提高教師專業素養、專業能力為重點,采用遠程培訓、集中培訓、送教下鄉、校本研修等多種培訓方式,促進農村中小學教師轉變教育觀念,提高課堂教學水平,提高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和開展創新教育的自覺性和能力。”市教育和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全市每年教師參訓人次約為4萬人次,可保證全市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在“十三五”期間完成每人360學時的培訓任務。
當然,培養“好老師”還需為他們的成長創造更好條件,營造全社會尊師重教的環境和氛圍。為此,我市各級黨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真心關愛和激勵教師,穩步提高教師待遇,幫助解決現實困難;各類媒體大力宣傳和謳歌教師,將教師置于新時代眾人景仰、最受尊重的顯要位置,真正讓執教者揚眉吐氣、讓為師者實至名歸,讓廣大教師能安心執教、開心執教、全心執教。
尊師重教,民族才有希望。新時代背景下,眉山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任最終還將落在教師身上。要讓更多優秀人才進入教師隊伍,培養更多“好教師”,眉山的教育強市夢想才能實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