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10-23 10:52:20
責任編輯:羅思源
眉山網記者 蹇瑋杰 彭林 文/圖
干凈整潔的三蘇雕像廣場。
城市的文明與衛生凝結著一個城市的精、氣、神。社區是城市的細胞,衛生環境、人居環境、文明程度……無疑標示著居民的生活品質。如何讓居民享受到更多“雙創”帶來的變化,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數?我市在“雙創”進程中,努力把各個社區建設成為宜居家園。
現在的眉山,街道寬闊平坦,路邊花草樹木茂密,人行道平整,背街小巷干凈衛生,市民日常生活更加幸福、舒心。
居住環境更整潔
目前,眉山“雙創”工作正處于關鍵期,全市上下每個網格點在保證街道整潔的情況下,積極發動群眾加入到“雙創”工作中來。
為給社區居民營造一個文明干凈的良好居住環境,東坡區蘇祠街道民和社區加大環境衛生整治力度,在轄區內開展了“門前五包”星級評定活動。
10月22日,走進民和社區金鑫街二段,平整寬闊的道路、整齊排列的居民樓加上整潔的路面讓人覺得心情舒暢。該社區黨支部書記黃霜介紹,在開展“門前五包”星級評定活動之前,街道上的衛生主要依靠環衛工人,盡管每天都會反復多次打掃,但街面上還是常常有垃圾,存在衛生死角……如今,隨著“門前五包”星級評定活動的開展,各商戶積極參與,小區居民積極響應,社區得到了徹底改變。“目前已經沒有衛生死角,日常保潔、‘雙創’工作已經形成常態化機制,社區還會每天分早、中、晚三個時間點對社區進行巡查,確保社區范圍內干凈整潔,確保轄區范圍內的店鋪都知道‘門前五包’,并落實到位。”黃霜說。
該社區還設置了“星級評選紅黑榜”,將每月的評選結果公布在社區公示欄、微信公眾號上,極大提高了群眾參與“雙創”工作的熱情。“這是我們自己生活的環境,需要每個人共同維護。”金鑫街商戶周海超表示,現在,他自覺清掃商鋪外垃圾,發現市民有亂丟垃圾的行為也會進行勸阻。
社區環境更舒心
清晨,晨曦微露,東坡區三蘇雕像廣場上聚集了不少晨練的人。家住附近的市民王榮淑說,自眉山“雙創”工作開展以來,生活環境一天比一天好。
“‘雙創’期間,小巷、街道都進行了改造,過去臟亂的社區變成了街坊鄰居稱贊的宜居社區。”在眉山城區居住了20年的市民史麗華說,現在,街道劃有共享單車停放區域,群眾出行更方便;交通路口有勸導員對不文明行為進行勸導,行為更文明;每個破舊小區墻面的牛皮癬都消失了,一幅幅美麗的公益墻面增添了社區文明氛圍……市民丁光如在東坡區蘇祠街道為民巷社區環中巷居住了30多年。社區大變樣,他最大的感受是“老鼠、蒼蠅都少了”。丁光如說,現在每天都有人進行衛生監督,環衛工人隨時清掃,街道變得干凈整潔,傍晚大家都喜歡在家門口乘涼,感覺特別舒適。
茶余飯后,市民想散步也有了好去處。東坡城市濕地公園不僅為城市帶來湖光粼粼、白鷺群飛的美景,更成為區域氣候的調節者和眉山城市的“綠肺”,給市民帶來更優質的空氣和更舒適的溫度。市民在公園中跑步、健身、賞景,不僅逐漸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還不斷提高健康素養水平。
在“雙創”過程中,為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我市出臺了《眉山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使創建工作有法可依。建立“門前五包”“院內四治”等城市精細化管理常態機制,對機動車斑馬線不禮讓行人、占道經營、亂擺攤點、車輛亂停亂放等不文明現象進行常態管理。全年共清理30余萬張各類小廣告,聯合公安對制“癬”人員進行打擊,拘留4名亂貼小廣告人員,“牛皮癬”從末端治理轉入源頭整治,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市民拍手稱贊。市雙創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市還積極動員廣大群眾投身志愿活動,提升“雙創”服務工作。截至目前,參與活動志愿者達30萬余人次,支持社區創建資金1000多萬元。
“現在,我們鍛煉身體有場地了,出門上廁所方便了,菜市場更整潔了,道路更通暢了,幸福感更高了……”一位市民感慨道,“雙創”以來實施的許多惠民工程,讓群眾切實感受到了關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