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01-01 10:12:43
責任編輯:陳敏
——“回眸2019,見證開放眉山”系列報道之一
眉山網記者 李幸
【編者按】
剛剛過去的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是全面貫徹省委十一屆三次、四次全會精神的落實年,也是市委確定的“開放發展突破年”。
一年來,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認真落實中央、省委決策部署,全面踐行治眉興眉“135”總體思路,鎖定“環成都經濟圈開放發展示范市”定位,加快構建“三區協同、競相發展”區域發展新格局,加快形成“融入成都、全域開放”開放合作新態勢,圍繞“抓項目穩增長、抓工業補短板、抓穩定防風險、抓同城促協同、抓改革添活力、抓民生增福祉”六個提速突破,奮力推動眉山轉型發展、創新發展、跨越發展。
即日起,本報推出《回眸2019,見證開放眉山》系列報道,系統展示2019年我市在經濟發展、開放突破、城市品質提升、全面深化改革、三大攻堅、保障改善民生、黨的建設等方面的成就,敬請關注。
2019年7月,《眉山市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6個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出臺。《細則》從市場準入、融資扶持、財政支持、營商環境等6個方面,細化了2018年年底出臺的“民營經濟20條”和“工業發展10條”,有針對性地提出108條具體政策措施。
12月初,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眉山市婦女兒童醫院正式揭牌;德康慈航5000頭祖代種豬場項目進入收尾階段……
一個個重大項目的順利開工和建設,一條條優勢產業鏈的不斷形成和突破,是眉山堅持開放發展,聚焦重大項目,做大做強產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結果。
2019年以來,我市主動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形勢,以建設開放發展示范市為總攬,突出項目投資重要位置,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及時出臺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激發市場活力、穩定經濟增長的政策措施,奮力推動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聚焦重大項目 打造“眉山速度”
2019年3月27日,通威太陽能眉山10GW高效晶硅電池項目開工。該項目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高效晶硅電池項目,包括建設年產10GW晶硅切片、10GW高效晶硅電池和10GW晶硅電池組件生產線及相關生產、配套設施。其中一期10GW高效晶硅電池項目投資超60億元,將新建約50條高效晶硅電池生產線。項目建成投運后,將進一步優化四川光伏產業布局,形成樂山—眉山—成都光伏產業帶。
2018年12月6日初次接洽,2019年1月11日敲定投資,1月25日正式簽約,3月27日開工建設,通威太陽能眉山10GW高效晶硅電池項目創造了項目投資新的“通威速度”“眉山速度”。
此前的“眉山速度”,屬于落戶眉山天府新區的聯想疊云創新科技園項目,從簽約到開工為90天。
頻頻刷新的“眉山速度”,背后考量的是一個城市的行政服務效率與品質。
以通威項目為例,在該項目推進上,甘眉工業園區將33個問題和工作分解落實到部門,在很短時間內為企業解決21個問題,確保項目在最短時間內順利開工。
這樣的“眉山速度”給通威集團負責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這是我們企業迄今為止在國內接觸最晚、上馬最早、速度最快的太陽能項目。”
項目簽約是紙,落地是金。為讓簽約項目盡快開工建設,全市建立了領導聯系服務項目機制、項目“六跑”制度、“企業問題清單+政府責任清單”等高效推進機制。園區重大招商項目簽約落地后,園區將引導項目投資業主開出需要政府協調解決的問題清單,并提請市級分管領導推動,將企業提出的問題清單責任分解落實給有關部門,并實施掛圖作戰、掛旗督辦、限時辦結。
此外,全市創新推行了“紅色代辦員”制度,實行一名“紅色代辦員”跟蹤服務一個投資項目,實現“一窗綜合受理、內部并行審批、限時高效辦結、統一窗口出件”的集成化審批服務;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市縣各機關部門協同配合,破除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制度障礙。
瞄準“3135”產業 提升工業“續航能力”
在千禾味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包裝車間,洗瓶、灌裝、壓蓋、套膜、貼標……在公司引進的高速灌裝線上,一瓶醬油或食醋,不到半個小時便可出廠;
在眉山金象化工產業園區,四川金象賽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改造升級投用的聚乙烯、聚丙烯催化劑生產線其生產的產品已經可以替代國外進口產品;
四川德恩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生產線,數十臺自主研發的工業機器人熟練操作著20公斤到200公斤級的設備,公司形成的柔性智能制造單元,已實現了智能定制化生產……
近年來,我市瞄準發展農產品及食品加工、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3個千億產業,綠色精細化工、機械及高端裝備制造、醫藥3個五百億產業目標,立足當下產業升級,支持企業開拓創新,不斷提升了工業的“續航能力”。
2019年,我市出臺了《“眉山智造”行動計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工業發展十條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為全市產業發展提供了更好支撐。
為“3135”產業發展蓄力,我市選擇了成長性好、創新能力強、帶動效應顯著、核心技術在同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產品市場占有率高的50戶優勢企業,集中有效資源,利用5年時間促成培育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目前,在這50戶“潛力股”中,有的已經異軍突起。德鑫航空、中車緊固件成為首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金象賽瑞化工獲得工信部三聚氰胺生產“單項冠軍”稱號。
如今,“3135”產業在我市工業經濟發展中展現了強勁動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19年,我市編制了‘3135’產業6個發展規劃,出臺年度實施計劃,精準培育特色產業。預計全年,‘3135’產業實現產值可超過1300億元,占全市工業比重約88%以上。”
投入“真金白銀” 促進企業快速成長
2018年年底,我市出臺了《眉山市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從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破解民企融資瓶頸等7個方面提出20條具體舉措,俗稱“民營經濟20條”。
設立2億元應急周轉資金、1.2億元貸款風險補償基金;對企業引進高層次領軍人才,給予最高100萬元的安家補助……2019年7月,我市又出臺《眉山市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6個實施細則》,從市場準入、融資扶持、財政支持、營商環境等6個方面,細化“民營經濟20條”,有針對性地提出108條具體政策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細則》在每一條措施的落實上,都明確了支持(實施)方式、責任單位、責任科室及聯系電話。
“眉山市給予企業的支持不止‘真金白銀’。”四川金象賽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唐印說,他對眉山為民營企業“保姆式”的服務有切身體會。
2015年,受市場波動和經濟下行壓力影響,金象賽瑞資金周轉出現問題,急需應急資金緩解貸款壓力來恢復生產。這時,市委、市政府啟動企業應急救助資金,幫助金象賽瑞度過了市場風險和金融風險。2017年年初,受天然氣供給告急的影響,金象賽瑞面臨天然氣生產原料供給不足,需要停工5個月,這意味著企業一筆對外訂單不能按時完成。為解決企業生產原料問題,市政府出面向供氣單位協調,為企業爭取到20萬方天然氣原料,讓企業按時完成了訂單。
2019年4月,我市對《眉山市工業企業應急臨時周轉資金使用管理辦法》進行了修訂和完善,決定拿出2億元,支持全市成長性好、市場前景好、誠實守信的工業企業進行應急資金周轉。
此外,全市還在降低要素成本、破解企業融資瓶頸等方面對民營企業進行支持。
“真金白銀”的投入與服務之下,換來的是民營企業的快速成長。數據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全市民營經濟增加值(不含外商、港澳臺)約595億元,占GDP比重55.3%。全市民間投資增長22.6%,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重64.8%。1-11月,全市新登記個體工商戶28249戶,同比增長9.97%;新登記私營企業5113戶,同比增長15.44%。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