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02-11 20:33:32
責任編輯:毛馨怡
何勇 張世蘭 眉山網記者 肖倩 文/圖
今年的早春備耕季,恰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為解決村民實際困難,幫助村民圓滿完成春耕工作,近日,青神縣瑞峰鎮146名黨員志愿者組成16支集疫情防控、農資代購、農機代耕、農技指導于一身的黨員防疫助耕小分隊,16支小分隊活躍在防疫一線與田間地頭,破解了疫情防控“緊”與春耕生產“活”之間的難題,用實際行動繪就了一幅黨旗引領,戰“疫”助春耕的生動畫卷。
“二組李某平需要化肥3包、水稻種子3斤,王某康需要黃瓜和二季豆種子各1包,3畝桃樹殺菌治病的農藥。”“五組方某軍需要化肥……”2月8日,瑞峰鎮尖山村微信工作群里各位村民小組組長不斷發來消息,村委會辦公室里,黨支部書記方國軍和村主任任正春忙著統計匯總村民備耕需要的農資。原來,為了保障農資供應,確保老百姓能夠按計劃采購農資,確保用肥、用藥、用種及時到位,村“兩委”研究決定幫老百姓“代購農資”。
不到一上午的時間,由村委會出面對接農資店統一購買的第二批670公斤化肥、43公斤種子、4.5噸飼料和十余種農藥在由履行了備案手續的車輛運回村委會后,村里的3支黨員防疫助耕小分隊當即馬不停蹄地將農資送到農戶的田間地頭和牲畜棚。
“往年我們自己在外面的農資店里買東西,不僅價錢貴,質量還有可能不能保證。今年因為疫情,村上組團‘代購’,不僅價錢便宜,質量也有保障,而且還送到家門口,我們老百姓是省錢、省時又省力。”村民胡瀟灑開心地說。
農資采購問題的解決并沒有讓和胡瀟灑一樣報名了“代購”的楊柳槽村村民楊文生開心多久。楊文生今年60多歲,年老獨居,家里有六七畝土地,其中水田就將近四畝。“化肥種子是有了,可這幾畝春菜怎樣才能種下去?”面對和楊文生一樣因為疫情防控造成勞動力暫缺的情況,楊柳槽村黨支部及時對接農機部門和專業合作社推出機械化代耕服務。
2月9日,看著原本需要幾個人用將近兩天時間才能翻完的地,黨員志愿者用上農業機械,不到一上午就完成了翻地工作,楊文生喜上眉梢。他專門回家翻出嶄新的搪瓷杯為黨員志愿者們送水解渴。
瑞峰鎮的黨員防疫助耕小分隊推出的農機代耕服務,既方便了村民,又節約了春耕成本,同時有效避免了疫情防控期間人員聚集。
“這個是初投產的樹子,一般以輕剪為主,一個是剪除病蟲枝,二個是剪去徒長枝,第三是通過撐拉的方式……”“我問一下,這個算不算是病蟲枝?”“對!”“那個就可以剪了。”近日,瑞峰鎮楊柳槽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毛志軍借用駐村第一書記的手機,通過網絡向縣上的高級農藝師徐海濤學習果園修枝技術。三年前,他在脫貧駐村工作組的幫助指導下種了6畝椪柑,試產成效比較滿意。他原本以為今天擴大面積的想法會因為疫情而落空,正值犯難之際,黨員防疫助耕小分隊的創新舉措解決了他的難題。
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瑞峰鎮黨員防疫助耕小分隊有針對性地創新服務舉措,除了把當前急需的農技知識打印成小冊子,分發到農戶手中外,還及時開設了電話咨詢、網上農技指導等,“零距離”做好春耕技術服務。
不因疫情防控,而讓農技服務缺位。瑞峰鎮的黨員防疫助耕小分隊在疫情面前,創新服務舉措,通過代購、代耕、創新農技服務等多種舉措,切實保障了下半年百姓“米袋子”“菜籃子”“錢袋子”穩定增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