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03-13 08:55:30
責任編輯:雷堯
基本建設完成的大定橋專業育肥場。
眉山網記者 林茂春 文/圖
一年之計在于春。2020年的春天,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與以往不同,但眉山大地上的勃勃生機,卻與以往的每一個春天并無二致。
“眉山農業生機盎然”“以項目為抓手,眉山農業正在經歷重要的轉型期”“這將是全產業化的品質提升,我市都市現代綠色農業將邁上一個新的臺階”……昨(12)日,參加市委農村工作會議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會議的市、縣領導干部在現場參觀后連連感嘆。
東坡區崇禮鎮大定橋村11組,設計年出欄生豬4.7萬頭的大定橋專業育肥場內,仔豬保育舍、育肥豬舍等已基本建設完成。業主李成笑呵呵地介紹該育肥場建設情況,“等自動供料供水等先進設施設備安裝完成、育肥場全面消毒后,仔豬就可以搬進‘新家’了。”
該育肥場總投資4500萬元,新建標準化豬舍4棟,總建筑面積2.9萬平方米。其中仔豬保育舍2棟1.3萬平方米,育肥豬舍2棟1.6萬平方米。豬舍采用大棟小單元設計,共48個小單元,每個單元相對獨立,里面地暖、漏縫地板、負壓風機及儲糞池等“家具”配套完善。
另一邊,東坡區多悅鎮楊磊家庭農場正趁著春光明媚抓緊施工。施工現場,配懷舍、產仔舍、保育舍、消毒間等已基本建設完成,幾名工人正戴著口罩抓緊修建育肥舍。“我們規劃建設存欄能繁母豬200頭的自繁自養場,擬建設配種懷孕、產仔、保育、育肥和隔離單元12個,預計年可出欄商品豬約5000頭。”該農場負責人楊磊介紹。該農場于2019年10月動工建設,預計今年5月底前可建成投產。
盡管產品鏈條不盡相同,但兩個農場都配備了自動飲水、自動供料、水簾風機等現代養豬設施設備,采用了漏縫、飲污、雨污分離等節水養殖工藝,配套建設異位發酵床等。這并非巧合。原來,這兩個農場都是華西希望·德康眉山200萬頭生豬養殖基地建設項目的組成部分。該項目計劃到2022年建成1700個標準化生豬養殖單元,年新增生豬出欄200萬頭以上。目前已開工742個單元。
值得注意的是,華西希望·德康眉山200萬頭生豬養殖基地建設項目也是中德通內斯—德康(眉山)高端肉制品屠宰加工項目的“前端項目”。
2018年6月,眉山市人民政府與德康集團簽約,在我市合作建設200萬頭生豬一體化項目,即華西希望·德康眉山200萬頭生豬養殖基地建設項目。
2019年9月20日,第三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進出口商品展暨中國西部(四川)國際投資大會簽約儀式上,中德通內斯—德康(眉山)高端肉制品屠宰加工項目落戶我市。這是全球領先和德國最大的綜合肉食品屠宰加工企業通內斯集團在歐洲之外投建的第一個工廠。項目總投資120億元,年屠宰加工生豬600萬頭。
華西希望·德康眉山200萬頭生豬養殖基地建設項目引入了通內斯體系,將按照通內斯標準,培養國際水平的產業技術工人,進行生豬養殖。通內斯為德康提供優質豬苗,德康再將養殖好的生豬交由中德通內斯—德康(眉山)高端肉制品屠宰加工項目進行加工處理,環環相扣,實現從源頭到加工全程把控豬肉品質。
“項目投產后,眉山將走上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養殖道路,都市現代綠色農業將實現質的飛躍。”參觀人員紛紛表示。據了解,2019年,我市成功引進了中德通內斯高端肉制品項目,順利推進華西希望·德康眉山200萬頭生豬養殖基地建設項目、中法農業科技園、正大300萬只蛋雞種養循環產業園等重大項目建設,初步構建成眉農業合作7大平臺、3大基地,全市現代農業投資完成100億元以上。以德康200萬頭生豬項目為龍頭,加快推進轉型升級,建設畜禽養殖種養循環示范基地14個,實施畜禽養殖場種養循環提升工程261個,畜禽規模養殖比重提高1.51個百分點,肉牛、肉羊、家禽等出欄均較大幅度增長。
此外,圍繞華西希望·德康眉山200萬頭生豬養殖基地建設項目和中德通內斯高端肉制品項目,我市還吸引了四川特驅集團總部經濟項目入駐眉山天府新區。該項目主要建設四川特驅集團及農業和食品加工類總部基地、眉山現代農業產業技術研究院、企業孵化平臺、雙創中心、培訓中心、酒店、國際學術交流中心,成為華西希望·德康眉山200萬頭生豬養殖基地建設項目和中德通內斯高端肉制品項目的重要研發支撐和產業鏈聯結紐帶。
從農場到加工廠,從眉山到世界,以畜牧業為縮影,我市開放發展的輻射效應已經顯現,建設都市現代綠色農業強市的宏偉藍圖正在落地落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