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06-04 11:48:01
責任編輯:毛馨怡
航拍眉山天府新區新建好的污水處理廠。
航拍眉山天府新區新建好的污水處理廠。
航拍眉山天府新區新建好的污水處理廠。
新建成的興盛污水處理廠(站)。
眉山網記者 殷勇 文/圖
6月1日,記者在眉山天府新區(以下簡稱“新區”)高家污水處理廠(站)看到,尾水排放池清澈見底,水流經管道入河流,一路奔騰,最終匯入沱江。
該鎮鎮長楊卓說,有了污水處理廠(站),居民生活污水全部由管網收集,集中處理后排放,一天可處理污水950立方米。污水處理廠(站)采用一體MBBR化理工藝,排放標準為一級A類標準,總投資1000多萬元。
據了解,今年以來眉山天府新區大力推進鎮(街道)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共籌集資金9000多萬元,建成污水理廠(站)7座,鋪設管網94.1公里,其中主管37.8公里,可日處理污水4200立方米。截至目前,新區共建成污水處理廠(站)22座,日處理污水4.98萬立方米。納污范圍覆蓋各鎮(街道)集鎮,建成區污水處理實現全域覆蓋。
污水處理廠投用 還百姓水清岸綠
污水處理廠(站)試運行后到底有何好處?或許普通民眾的感受是最為真實的。
“河水清澈了,再也看不到污水橫流的景象了,生意都要好很多。”當天,走進高家鎮街區,超市老板李貴明的興奮之情溢于言表。順著他的指引,看到河道干凈、清澈,是給人的第一印象。河道旁的白色管道,連通著各個居民家中的污水排放管道,最終匯入深埋在地下的污水處理主管網中。
“以前,附近居民生活污水都是直排到河里,臭氣熏天。而家里的下水道也是三天兩頭堵,給我們生產生活帶來很大困擾。污水處理廠(站)建起來后,明顯看到河里的水清了,垃圾也沒有了,時不時還能看到小魚。高興的是,家里的下水道也不堵了。”該鎮居民何長生告訴記者。
同樣,在視高街道,自興盛污水處理廠(站)運行以來,村民羅樹強幾乎每天都要到周圍轉一轉,看看運行情況。羅樹強告訴記者:“污水處理廠(站)建好后,周邊的水污染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
羅樹強回憶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流經村里的河水水質清澈,直接在里面淘米、洗衣都沒問題。后來,污水直排,使得河水污染嚴重,不僅水質變差,遠遠都能聞到一股怪味兒。如今,污水處理廠(站)建成運行后,河水水質明顯好轉,河流又重回清澈。
按國家標準運行 確保“吃”污水“吐”凈水
面對每天巨大流量的污水,污水處理廠(站)是怎樣進行處理的?需要經過哪些環節?記者采訪了相關技術人員,探秘污水處理站“吃”污水“吐”凈水的全過程。
技術人員介紹,污水處理廠(站)出水水質均按國家標準《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 -2002)一級A要求執行,全部采用MBBR處理工藝。污水自納污管網進入處理單元,首先是流經組合調節池,對原污水進行預處理環節,預處理采用粗格柵和細格柵對來水中的雜物進行去除。考慮到基層污水具有水質、水量變化大的特點,還設置調節池對污水進行調節,以便后期處理效果的穩定。
污水經過預處理后,通過水泵提升至MBBR一體化處理設備,經厭氧折流板(ABR)﹑缺氧﹑好氧移動床生物反應器(MBBR)﹑沉淀、纖維束膜生化反應區處理,實現有機污染物和氮、磷、SS的去除。
生化處理后,污水經過中間提升泵池提升至D型濾池,對污水進行過濾處理,進一步降低出水中的SS(固體懸浮物濃度),更好地保證出水水質,最后經過清水池完成整個污水處理過程。
“污水處理廠(站)項目的建設既改善了區域河流水質和水體環境,又提高了人民群眾健康水平。項目的建成和運營,對保護區域水資源,改善區域生態環境,提高群眾生產生活水平,將提供堅實的保障。” 天府新區眉山管委會相關工作人員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