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08-13 09:35:15
責任編輯:任楓楓
青神消防官兵奮力轉移受困群眾。楊平 攝
□本網記者 彭林
8月10日至12日,我市普降暴雨,江河湖庫水位上漲,東坡區、丹棱縣、青神縣等地出現險情,防汛救災形勢嚴峻。
哪里有險情災情,哪里就有黨旗飄揚,哪里就有共產黨員的身影。
在我市防汛救災一線,黨員干部沖鋒在前、頑強拼搏,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團結帶領廣大群眾攻堅克難,筑起了防汛救災的堅強戰斗堡壘。
汛情緊急
他們連夜救災
“8月10日8時至11日20時,全市氣象觀測站降雨量超過100毫米的有21站,50毫米到100毫米的有31站。”“最大降雨量超過200毫米。”“8月11日22時,我市啟動Ⅳ級防汛應急響應。”……昨(12)日0時,看到頻繁更新的防汛信息,東坡區大石橋街道武裝部民兵應急排黨員鄭炯的心揪了起來。他和隊員們迅速集結起來,緊急支援轄區防汛救災。
昨(12)日0時15分,鄭炯和隊友們到達裴城路與明星路交叉位置。“我們趕到時,積水已有1米多深,這種情況得趕緊尋找下水道井蓋進行疏通。一個多小時后,在大家的努力下積水水位逐步下降。待道路恢復后,我們還對周邊進行了安全巡查,及時發現并處理了一些問題才放心離開。”鄭炯說,直至凌晨3點多,參與救援的黨員、民兵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
災情就是命令,險區就是戰場。當天晚上,城區環湖路、芙蓉路、眉東市場、肉聯廠小區、文苑小區等出現內澇,蘇祠街道黨工委書記黎玉新與黨員干部、社區“兩委”干部、網格員、黨員群眾、搶險人員連夜投入到抗澇救災行動中。
挨家挨戶排查險情,幫助住戶們切斷電源,通知機動車主轉移車輛;在部分小區入口處掛上應急照明燈,將老人和小孩轉移至安全地方;排查下水管入口是否暢通,徒手清理下水管網入口處的雜物……截至昨(12)日10時,蘇祠街道共排除險情20余處,疏散轉移受災群眾50人,營救被困群眾1人,轉移機動車100余輛,確保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此外,交通、住建、電力、應急管理、公安等部門的黨員干部們也沖鋒在一線,連夜救災。
沖鋒在前
他們守護安全
災情發生后,我市各地緊急部署安排,領導干部靠前指揮,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在防汛救災主戰場,筑起一道道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堅固“堤壩”。
8月10日至12日,東坡區萬勝鎮遭受連續強降雨。汛情發生后,該鎮迅速安排駐村干部全部下沉村組,組織村組干部排查雨情,摸清災情,安排專人值班值守在所有漫水橋和集鎮范圍地勢低洼地帶,爭取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處置。
“肖書記、肖書記,快找人來幫幫我們,我們被困住了。”……昨(12)日凌晨,萬勝鎮萬光村黨支部書記肖向偉連續接到求救電話,這些電話均來自該村1組的村民。原來由于暴雨導致河水猛漲,萬光村1組被洪水包圍形成了孤島,村民們被困。
情況十分緊急,肖向偉立即向鎮、區救援隊求助。在前往救援途中,由于水流湍急,皮劃艇無法行進,全鎮也沒有其他路可以去,肖向偉便帶領黨員干部找救援通道,最終繞道三蘇鎮抵達目的地。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救援,被困的50余名群眾被成功轉移到安全地帶。
8月11日凌晨4時左右,丹棱縣順龍鄉柏木村暴雨如注,造成該村2組村民張世平兩間房屋受損,屋內水位不斷上漲。張世平撥打村黨支部書記李玉霞的電話,請求救援。“先冷靜,在注意安全的同時,力所能及搬移一些東西到高處,我們這就來。”李玉霞一邊在電話里安慰被困村民,一邊組織人員前去搶險。途中,因降雨量大、道路泥濘,他們便把摩托車放在路邊,冒雨步行前往進行救援。
此外,還有很多黨員默默無聞,持續奮斗在防汛救災一線。黨群同心、干群合力,他們用堅守筑起了一道道沖不垮的“堤壩”,描繪出一幕幕攜手同心保衛家園的動人畫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