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共享圖書 全民共享服務
2020-11-26 14:19
1
/
三蘇鎮廣濟分館
東坡區圖書館暑期志愿者培訓
崇禮鎮復盛分館“快樂一夏”宣傳活動
太和鎮分館《繪畫療法之哈哈鏡》
眉山網訊(記者 王允浩)近年來,東坡區圖書館通過完善軟硬件設施、豐富服務內容、打造本土特色,構建了“三升級、三之家、三品牌”相結合的“東坡模式”,實現全民閱讀服務數字化、便捷化、均等化,連續兩屆被評為“國家一級圖書館”,2019年榮獲四川省首屆金熊貓獎先進集體,2020被評為“第八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
以“三升級”改進“三服務”,搭建全域服務網絡
“我們大力推進總館技術升級,加快鄉鎮分館升級,引導社會力量升級,不斷增添服務手段,擴大服務半徑,提升服務品質,搭建起全域服務網絡。”區圖書館相關負責人介紹。
東坡區投入財政資金近300萬元對總館軟硬件進行升級,配置三蘇文獻庫等近50TB的數字資源,增添24小時自助圖書館、自助借還機等智能設備,開通人臉識別、信用借還、微信掃碼借書、移動終端報名等全開放自助服務,改變了過去群眾到館辦理業務、白天辦理業務的傳統模式。
同時,按照“圖書通借通還、資源統一調配、服務統一規范”的建設標準,撥付資金120萬元統籌對鄉鎮圖書室進行升級改造,已打造運行鄉鎮分館9個,配合農家書屋使用,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看書、借書、還書,打通了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
按照“政府投入、社會參與”雙輪驅動模式,把有條件、有資源的閱讀機構、書店納入總分館體系,成功打造7個社會力量分館和19個綜合性書屋,年均整合圖書資源近10萬余冊,流通圖書15萬余冊次,服務群眾20余萬人次,讓市民在15分鐘內就能享受到優質閱讀服務。
以“三之家”實現“三精準”,豐富文化產品供給
相關負責人介紹,區圖書館與團區委、區婦聯等合作,通過建好“農民之家”,精準服務脫貧攻堅,建好“青年之家”,精準提供優質資源,建好“童伴之家”,精準幫扶困難兒童,實現文化產品供給日趨豐富。
各鄉鎮分館、農家書屋在圖書采購時提前征集農民閱讀需求,針對性提供春見、蜜柚本地特色種植等助農增收和群眾喜愛的相關書籍,解決了過去農家書屋資源閑置、指導性不足等問題。利用數字工程資源,組織農民收看種養殖技術、技能培訓等專題視頻講座,解決了群眾看書理解慢,不形象具體的問題。
針對農村文化硬件不足、吸引力小等問題,聯合社會力量分館大力開展“4·23世界讀書日”、“21天玩轉圖書館”鄉村行、“快樂一夏”暑期少兒活動鄉村行等公益文化活動100余場,將各類閱讀活動“送貨上門”,讓鄉村青少年不再去網吧、游戲廳消磨時光,不斷增加青少年的文化涵養。
與此同時,創新對鄉鎮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的文化服務模式,已聯合團委在6個鄉鎮8個村的農家書屋打造“童伴之家”,聘請當地有文化有愛心的“童伴媽媽”,通過教授閱讀、習字、手工畫等內容,陪伴300余名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健康成長。(與上文有重復)引入“東坡讀書會”等文化志愿服務團隊到鄉鎮開展“你選書我買單”和閱讀推廣等活動,累計贈書3萬余冊,解決了困難兒童難以擴展閱讀書本的問題。
以“三品牌”展示“三特色”,推動文化傳承發展
“通過打造‘東坡講堂’品牌,弘揚東坡文化,打造‘非遺課堂’品牌,大力宣傳非遺,打造‘經典誦讀’品牌,引領閱讀浪潮,不斷推動文化傳承發展。”相關負責人表示。
東坡區聯合教育系統聘請30名優秀講師組建“傳承東坡文化”骨干講師團,開展“東坡文化講堂”系列講座。邀請本土知名作家到圖書館總分館、鄉鎮學校等舉辦三蘇家風、概說東坡詩詞等主題講座近120余期、聽眾4萬余人次,讓東坡文化得到弘揚發展。
為大力宣傳非遺,把圖書閱讀與非遺體驗相結合,開展“致敬匠心,守護非遺”進校園、親子課堂等系列活動。邀請“東坡剪紙”“東坡泡菜”等傳承人在圖書館總分館和中小學舉辦非遺技藝展示展演、現場體驗傳授等活動60余次,把過去只能在書本上、電視上看到的“絕活”展示在讀者、中小學生面前,加深了群眾對非遺保護的認識。
區圖書館引入全市唯一一臺朗讀亭,為群眾免費提供專業錄音設備和唐詩宋詞、經典文學、課文篇目等2萬余種豐富讀本文庫,依托朗讀亭組織開展“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詩歌朗誦大賽”“‘我和我的祖國’詩歌朗誦比賽”等各類朗讀活動,吸引了近群眾近2萬人次參與閱讀和比賽,有力推動了全民閱讀的開展。(圖片由東坡區文廣旅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