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日報
更新時間:2021-02-23 10:08:00
責任編輯:任楓楓
車成敏
盡己之責 守護千萬家幸福
兒子送來飯菜,母子倆享受難得的溫情時光。
“媽媽,我給你送飯來啦!”2月20日中午,剛滿9歲的小騫端著熱騰騰的飯菜,送到東坡區大石橋街道紅星西路社區網格員車成敏面前。
37歲的車成敏從事網格員工作已有3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進入常態化以來,車成敏一直忙于工作,很少陪伴兒子。春節期間,紅星西路社區全體工作人員堅守崗位,深入開展禁放煙花爆竹宣傳和疫情防控工作。在辦公室里吃著兒子送來的飯菜,車成敏感慨地說:“春節已經接近尾聲,我始終沒能在家好好陪兒子過年,雖然有點遺憾,但為了守護好千萬家的幸福,辛苦一點是應該的。兒子很懂事,知道心疼媽媽,怕我忙于工作吃得不好,特地給我送來家里做好的飯菜。”
守著車成敏把飯菜吃完,小騫還為她遞上了熱水。“媽媽真辛苦,千萬不要把身體累壞了。”小騫依偎著車成敏,不愿意離開。母子倆靜靜地享受著難得的溫情時光。
摸摸孩子的頭,車成敏對小騫說:“媽媽只是在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你要明白,我們網格員都堅守崗位,更多的媽媽才能夠安心在家陪伴孩子。”聽著車成敏的一番話,小騫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紅星西路社區作為大石橋街道老舊小區最多的社區,很多硬件配套設施較為缺乏。硬件不到位,就從軟件服務上下功夫,疫情防控工作在該社區新成立的黨委領導班子的帶領下有序開展。該社區每天對疫情防控進度進行督查,還在轄區各小區、商超、茶樓等張貼了冬春季疫情防控知識,為各小區住戶發放、張貼疫情防控重要提示,做到戶戶告知、人人通知。同時,在顯眼位置懸掛疫情防控宣傳橫幅,營造了全民抗疫的濃厚氛圍。
社區工作人員全身心守護著方寸之地,目的是讓更多的人在春節期間能夠平安地與家人團圓。他們的力量猶如熒熒之光可匯聚成星辰大海。在新春走基層中,記者了解到,像車成敏一樣堅守崗位的故事,還在不同的地方上演著。他們放棄了與親人團聚的機會,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用行動默默守護著大家。
郭琴 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允浩
唐征宇
以山為家 和山林一起過年
新春佳節,正是萬家團聚的日子,但在洪雅縣柳江鎮,有這樣一個人,為了守護好一片綠水青山,選擇了以山為家,和山林一起過年。新春走基層,一起走近柳江鎮森林火災專業撲救隊,看看隊長唐征宇和他心中放不下的那片山林。
訓練巡山
練出一支“閑不住”的隊伍
“47、48、49、50,可以,今天有進步!”2月10日,農歷臘月廿九,早上7時,寒氣尚未散開,唐征宇便帶著19名撲救隊隊員進行每天早上的例行訓練:負重訓練、俯臥撐、仰臥起坐……“不管刮風還是下雨,訓練都不能停,隊伍是練出來的。”唐征宇說,經過日復一日的訓練,隊員們個個身手矯捷。
“你們三個去這邊,你們兩個到那個山頭,過年了人多,路上多看看邊邊角角。”吃過早餐,還不到上午9時,唐征宇再次召集隊員,交代一番后,一天的巡山工作開始了。洪雅縣森林資源極其豐富,撲救隊轄區內的玉屏山上有多處旅游點,春節期間,更是人頭攢動。“我們多走走看看,隱患被發現的可能性就更大,轄區也更安全。”上山的路上伴著零星的積雪,深一腳淺一腳地踩在山路上,唐征宇邊走邊介紹,一遍遍地帶領隊員開展森林火災隱患巡查、安全宣傳。
“1組今天發現了2處隱患,當時就整改到位了,做得很好。”巡山歸來,唐征宇和隊員們坐在一起總結盤點,“大家要繃緊安全弦,一點都松不得。”
嚴格要求
帶出一支“打硬仗”的隊伍
午餐后稍事休息,唐征宇又帶著隊員們對設備進行檢查和保養,并開始準備第二天即將開展的消防演練。作為一名曾經的消防老兵,他深知應急準備工作的重要性,一邊檢查一邊叮囑隊員,仔細一點,再仔細一點。
41歲的唐征宇已經與消防工作打了多年交道,在軍旅生涯中多次榮獲個人三等功。2015年年初,柳江鎮森林火災專業撲救隊剛剛建隊,轉業歸來的唐征宇第一時間就加入了這支隊伍。
剛組建的隊伍,各項工作都需要投入巨大精力。唐征宇全身心投入到工作當中,半年后成為撲救隊隊長。他靠著一股子堅持不懈的執著勁頭,抓隊伍建設與管理,讓撲救隊的管理從無到有、業務從生疏到熟悉、制度從松散到正規。僅僅半年時間,他便帶領撲救隊走上了正軌,一支裝備強、制度全、人員精的隊伍茁壯成長起來。
覃茜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郵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