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
更新時間:2021-05-08 09:42:42
責任編輯:任楓楓
5月以來,我市進入汛期。在對汛期可能遭遇的復雜天氣情況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全市各級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全省關于防汛抗旱、地質災害防治會議部署要求,高度警惕、防范在前,切實做好各項工作,全力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5月7日,記者從市氣象局獲悉,根據2021年汛期天氣趨勢預測,汛期期間(5-9月)總降雨量為900-1100毫米,較歷史同期偏多1-2成,區域性暴雨洪澇偏重,干旱總體偏輕。全市有6-8次區域性暴雨天氣過程,屬于偏多年份;初夏(5-6月)大部地方有一般性夏旱,盛夏(7-8月)伏旱不明顯,初秋(9月)有5-7天連陰雨天氣,接近正常年份。汛期平均氣溫偏高,≥35℃的高溫天氣日數為20-25天,屬偏多年份。
面對汛期可能出現區域性暴雨洪澇偏重情況,我市各級各部門積極備戰,打好“提前量”:一方面,對易澇路段排水管網進行全面疏浚,確保排水通暢;另一方面,積極開展各種演練,進一步提高干部群眾的應急處置能力。
“降雨量太大,造成長安中路路面積水形成內澇。”4月25日,市住建局組織開展城市防汛排澇應急演練,進一步提升防汛應急實戰與協作處置意識,檢驗排澇設施運轉狀況。
4月28日,市應急管理局、市應急救援志愿者協會聯合在仁壽縣黑龍灘水庫舉辦了山洪受困人員和車輛救援演練,進一步檢驗和提高指揮人員、執行人員的臨場指揮、現場處置、應急保障等能力。
4月29日,洪雅縣開展山洪災害防御應急演練。“通過演練,檢驗和提升了縣、鎮、村、組干部群眾的應急處突、綜合協調、救援安置等能力。”該縣防汛抗旱保障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開展此類演練。
一次演練就是一次應急能力的提升。據統計,今年以來,全市各級各地開展防汛應急演練170余場次,地質災害避險演練695場次,進一步提升了干部群眾的識災、避災、救災能力。
據悉,為做好迎汛備戰工作,我市投入資金約3500萬元,完成24處水毀工程修復;全面落實各級各類防汛抗旱責任人,290座水庫、400個山洪災害危險區實現防汛責任人全覆蓋;出動隊伍約210支1100人次,開展汛前檢查和“拉網式”排查。此外,印發《眉山市2021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關于做好2021年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通知》等,壓實“市縣鄉村組點”六級防災責任。
防汛減災關系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關系糧食安全、經濟安全、社會安全。4月30日,我市防汛抗旱、地質災害防治和河湖長制推進工作會召開,分析研判當前我市防汛抗旱、地質災害防治、河湖長制等工作形勢,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強調要高度警惕、防范在前,堅決打贏防災減災救災主動仗。
“下一步,將強化風險排查和隱患整治、監測預警和避險轉移、重點防御和應急調度、應急保障和值班值守,健全監測預警聯動機制,完善‘市縣鄉村組點’六級群測群防體系,做好物資儲備、搶險救援準備、轉移群眾安置安撫工作,抓實抓細各項措施,確保安全度汛。”市有關負責人表示。
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彭林 周剛實習生 馬易非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郵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