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
更新時間:2022-06-20 16:07:51
責任編輯:黃馨月
硬化幸福路、完善停車場建設、招聘鄉村振興助手……東坡區秦家鎮努力探索并創新基層治理機制,圍繞“問”字文章認真作答,取得一定成效,為加強和完善基層社會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鑒經驗。
強化“問需”于群眾
“名副其實的‘幸福路’!晴天一身灰、下雨一身泥徹底成為歷史。如今,道路硬化,運輸農產品也更方便了。”談及秦家鎮晉鳳社區11組嶄新的農村道路,村民彭志兵高興地說。
晉鳳社區11組位于東坡區海拔最高的插旗山。今年在鎮黨委、政府領導下,通過群眾集資和政府項目支持,籌得資金60余萬元,并于今年3月份動工。歷時一個多月,新的插旗山道路亮相,宛如一條條玉帶。
農村道路基礎設施的改善,得益于秦家鎮強化“問需”于群眾——由鎮村干部領辦項目,更有針對性地解決群眾迫切所需。
為回答好“干什么”的問題,實現“干什么由百姓提”的目標,秦家鎮各村(社區)成立了由鎮黨員代表、人大代表、村民代表等組成的議事協商會11個,并采取年初“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清單征集、村公開欄留言板意見收集、微信公眾號、座談、走訪等方式,充分調動群眾參與熱情,收集百姓的意見和建議,實現“零距離”傾聽民意。由鎮村干部領辦項目,更有針對性解決群眾迫切所需。
道路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群眾是鄉村振興的主要角色,秦家鎮在農村道路建設中充分發揮黨員引導、深化群眾參與,在提升村(社區)基層治理中充分發揮群眾的主觀能動力,實現共建共治共享。
截至6月,秦家鎮幫助村民解決延伸到插旗山頂部長1350米寬3米的水泥硬化路、完善盤鰲社區停車場建設、古新村“岳、寧、張、徐”堰4座漫水橋護欄安裝工程、改善生活環境等民生問題,不斷堅持走群眾路線,實現“問需于民”。
強化“問計”于代表
基層治理不是“兩委”唱“獨角戲”,要讓老百姓“買賬”,并認同基層黨組織的工作。
秦家鎮各村(社區)通過開展黨群共商共治,邀請離職村干部、老黨員、土專家等群體,充分協商共同研究制定確定本村(社區)年度擬辦的實事項目,并積極整合資源,確定實施主體,實現“怎么辦由百姓充分議定”。“利用公開欄、代表大會、黨員大會,對重要工作事項向村民公示,改變過去凡事‘兩委’說了算的做法,逐步提高群眾基層治理的參與度?!鼻丶益傁嚓P負責人介紹。
好的居民公約,能讓一個村(社區)煥發新氣象?!盀檎宫F鄉村風貌,社區廣泛開展居民公約宣傳活動,持續推進鄉村振興和基層治理工作,把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北P鰲社區黨委書記陳應忠說。
目前,各村(社區)在基層治理中充分發揮群眾的主觀能動力,議定新修道路群眾必須眾籌、定期組織村組主干道衛生環境提升志愿者活動、修訂村規民約、強化民風等事項,充分發揮黨員引導、群眾參與,突出了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主導作用。
強化“問責”于“兩委”
在當地,“鄉村振興助手”逐漸成為熱詞。
“在集體經濟發展較好的村(社區),存在干部力量不足的情況。我們正在試點招聘鄉村振興助手,讓他們作為村級后備干部協助開展鄉村振興各項工作,比如發展集體經濟、‘三大革命’、基層治理等。”秦家鎮相關負責人介紹。
截至目前,通過鎮村雙向評價、村(社區)班子運行分析等方式,全鎮已調整3名村干部,并以“鄉村振興助手招聘”為契機為相關村充實后備力量。
為提高服務群眾的有效性,切實增強獲得感,針對基層治理中出現質量標準、完成時效性、未能完成等情況,秦家鎮的做法是:“兩委”作為第一責任人,要認真分析原因并進行整改落實,按照鎮村類綜合考評指標體系,逐項到人,進行責任倒推和追責,并接受群眾評議,真正做到“事前有標準、過程有追蹤、事后可追溯”,形成了黨組織領導下,多方協商共治的基層治理格局,有效提升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能力水平。
與此同時,秦家鎮通過軟弱渙散村整頓,使2020年落后村通過省級以工代賑項目爭取、集體收入提升、民風改善等獲得3A級先進黨組織表彰;2021年原落后村2022年集體收入有望突破10萬元。
來源丨江鵬濤 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允浩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郵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