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
更新時間:2022-12-05 17:29:49
責任編輯:黃馨月
社區是城市的“細胞”,也是基層治理的“單元格”。社區是基層治理中最有人情味、最有煙火氣的“幸福單元”。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在社區落地落實,直接關系到民心所向。
彭山區鳳鳴街道城東社區是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最美志愿服務社區、省級文明單位。近日,眉山日報全媒體“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主題報道組走進彭山區城東社區蹲點采訪,感受“小社區”里的“大幸?!?。
八十號小區環境優美,車輛整齊停放。
“拆掉的是院墻,打通的是‘心墻’”
長椅上,幾位大爺大媽一邊喝著茶一邊擺著“龍門陣”;花園里,幾位老人在鍛煉身體,孩子們在捉迷藏……伴隨著冬日的暖陽,城東社區八十號小區漸漸熱鬧起來。
難以想象的是,這個社區最具人氣的“明星”小區,曾經卻是低洼、積水、破舊不堪的模樣。
改變,源自今年8月的“拆墻并院”行動。
“這里原本有一面墻,把小區里的幾棟樓分隔開,居民們合議把墻拆掉,打造出一個居民可以共享的開放空間?!背菛|社區兩委委員黃春利指著小區大門旁的空地向記者介紹,墻體拆除后,不僅空間增大了,居民之間的隔閡也打破了。
拆掉的是院墻,打通的是“心墻”。
八十號小區始建于上世紀八十年代,是彭山區最早的商品房之一,有房屋6棟,住戶150余戶。黃春利向記者介紹道,這個小區構成復雜,不僅有商品房住宅區,還有獨門獨棟的老式單位宿舍區,幾棟樓同屬一個小區,卻又以墻相隔,物業缺失、環境雜亂,各區居民互不溝通,社區工作人員也不便開展各項工作。
2018年,作為彭山區第一批老舊小區重點改造點,八十號小區迎來了它的“重生”,不僅地下管網、路面、樓面煥然一新,還規劃了綠化帶,安裝了健身器材,新建了休息亭等。今年,又拆除了小區里的院墻,讓小區居民真正成為一家人。
“我在這里住了十幾年了,以前大伙兒都是各過各的,互不認識也不打招呼,總感覺小區里沒啥人情味兒?!卑耸栃^居民劉大爺說,當初社區希望拆墻并院,大家都很支持,都是老鄰居了,原本就是一家人,何必以“墻”分“家”。
拆墻并院,不是一拆了之,而是因地制宜、因情施策。記者看到,離墻最近的兩棟樓相距不過20米,舊墻拆除后又進行了翻新改造,做了鏤空設計還繪上了壽鄉特色文化圖案,旁邊留出一個出口,既把小區打通,又為小區增添了一處文化景觀。
現在,小區里沒有了墻的阻隔,跨出了居民相融的第一步。
“美好社區建設,大伙兒一起商議!”
“美好社區建設,大伙兒一起商議”
砰砰砰……
“阿姨好,這是送您的花,快下來參加游園會啦,小區廣場擺了好多獎品……”
11月18日下午1點過,八十號小區退休居民李玉芳剛收拾完碗筷,就收到鄰居的邀請,她高興地換好衣服下了樓。
小區廣場里,一場“鳳鳴朝陽·睦鄰城東快樂游園會暨黨的二十大精神進小區”活動正在開展。居民們身穿彩色馬甲,神采奕奕。游園會的第一個環節是“黨的二十大精神”有獎問答,面對社區工作人員提出的問題,大家爭先恐后搶著回答,現場氣氛熱烈。
這是八十號小區首個“小區節”活動,也被大家稱之為“拾捌節”,定于每月18日開展。
為何選擇18日?黃春利介紹說,八十號小區年代久遠,現居住的大多是老年人。別看他們年紀雖大,但心態卻一點不老。為了增進鄰里感情,也為了更好地展現大家積極向上的生活心態,趁著小區環境改造的完成,社區提議,每月舉辦一次小區節活動,并將時間定在每月18號,寓意“芳華永十八”。
首次小區節活動是居民們一起策劃的,這也體現出小區居民自治開始起作用了。
“以前八十號小區最大的問題就是心散,小區遇到什么事兒,大家只是抱怨,也不商量著一起解決?!秉S春利說,如今小區變漂亮了,接下來就是要讓居民們相互熟悉,最終動員大家一起參與自治。
小區里新建的“巴適小屋”就是大家智慧的“結晶”。這是小區居民活動中心,目前正在進行室內裝飾的收尾工作。面積雖不大,但里面文化墻、圖書、茶具、休閑活動器材等應有盡有。
“為了讓居民們都參與進來,今年8月,社區專門召集居民一起商議如何打造‘巴適小屋’,大伙兒都挺積極的?!秉S春利說。
“我在小區住了十七八年了,第一次看到大家為了小區的事那么上心?!崩钣穹几嬖V記者,八十號小區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小區,以前大家文化不同交往不多,如今卻有商有量,非常和諧?!澳憧?,這些茶具,特色服飾、掛飾,還有一些有著時代記憶的老物件都是居民們自發捐贈的。”
“看來,沒點耐心,還真干不好社區工作?!?/strong>
“李嬢嬢,這段時間電梯用起咋樣呀?有沒有不方便的地方?”11月30日上午,城東社區網格員賈怡來到祿苑小區走訪,看到居民李群仙正在樓下倒垃圾,她趕緊迎了上去。
走進祿苑小區,整潔的道路、便捷的電梯,讓記者眼前一亮。
“我是小區的老住戶了,真沒想到這種老小區還能有機會改造得這么巴適。”說起近兩年小區的巨大變化,李群仙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
“能改造成這樣真不容易啊,特別是安裝電梯,簡直困難重重,社區下了大功夫,給大伙兒做了很多工作?!崩钊合烧f,祿苑小區大多住的是老年人,政府補貼安裝電梯本是件好事,但還是有少數居民表示不支持不理解。
“我們一直是自己管理,大家不領工資,遇到問題一起想辦法?!崩钊合傻恼煞驈埥ㄖ沂切^的“樓長”之一,據他介紹,早在2016年,住戶們推選出了6名單元負責人參與管理。這些年,在居民自我管理模式下,小區收支平衡,環境總體還過得去,但設施不齊是小區住戶的“心病”。
為此,社區專門派工作人員針對大家關心的加裝條件、程序和費用分解等問題,一一做協調解釋工作。
賈怡就是負責該小區的網格員之一。去年6月,為了盡快解決祿苑小區加裝電梯出現的爭議,當時已懷孕六個月的她依然堅持在小區里跑上跑下。
有些居民不了解政策,她就把文件拿出來一頁一頁給大家解釋;有的不知怎樣加裝電梯才規范,她就陪大家一起去相關部門咨詢;有的認為電梯安裝位置會遮擋采光,她就一戶一戶上門協調,直到大家都滿意……
賈怡說,上下樓梯,是居民出行的“第一步”,也是回家的“最后一步”,看似事小,實則關乎人民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大事,必須盡心盡力辦好。
終于,經過一個多月的多方協調,祿苑小區開始動工加裝電梯?!翱磥?,沒點耐心,還真干不好社區工作。”李群仙一邊感嘆,一邊拉著賈怡的手向她道謝。
“現在我們每天坐起電梯上下樓,‘洋盤’得很嘛!”對于加裝電梯帶來的“一鍵直達”便捷體驗,李群仙贊不絕口?!懊看挝溢叟螂娫捄拔胰コ啥?,我都沒答應,我這房子住起那么安逸,不想走啊!”李群仙說。
每每看到群眾的笑臉,賈怡打心底的高興??杉友b完電梯并不代表工作的結束,后續使用、維修管理都是她和社區需要跟進的事。那段時間,每天走訪網格,她問群眾最多的問題就是電梯用得是否舒心?!拔覀兪歉扇罕姺展ぷ鞯模罕姷臐M意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辟Z怡說。
城東社區居民在社區服務窗口辦事。
一線聲音
為民服務是無止境的,對此我深有感觸。這些年,我們社區在不斷探索怎樣把群眾工作做得更好,讓群眾更滿意。接下來,我也將一直保持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與探索實踐精神,把黨的二十大報告相關內容一遍遍地研讀,并把報告精神轉化為工作行動,更深入傾聽群眾需求,切實把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
——城東社區“兩委”委員黃春利
參與小區管理這些年,我能明顯感覺到小區的巨大變化。我們小區住戶絕大多數都是老鄰居,只要是改善環境,大家都很積極參與。如今用上了電梯,小區也增添了很多設施,住戶們的生活方便了很多,住著更舒心。接下來,我們小區會加強自我管理,搜集意見,解決好鄰居們的難題,共同維護好難得的和諧環境。
——城東社區祿苑小區六棟二單元“樓長”張建忠
我跟隨父親來到彭山,在這里住了17年,見證了小區環境的幾次大變化。最近幾年,經過兩次大的改造后,小區更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的“水泥凼凼”成了花園、步道、健身設施,現在又有了活動中心,我們會繼續組織更多活動,讓各民族住戶們更加融洽,小區更加溫馨。
——城東社區八十號小區居民李玉芳
記者手記
在城東社區蹲點采訪時,與居民們交流的過程中,他們臉上停駐的舒展笑容,給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是生活舒心的自然流露。
每次來到城東社區采訪,都能看到新的變化。從環境改造到居民共融,城東社區把“面子”“里子”都兼顧到了,把一個“老社區”存在的“老問題”一一攻破。
無論是幫助群眾解決急難愁盼的問題,還是積極引導群眾參與自治,都是為了讓群眾過上更好的生活。這些年,城東社區居民的環境越來越有品質,社區面貌煥然一新,社區工作人員的服務水平不斷提高,老百姓幸福指數節節攀升。這些看得見的服務、觸得到的溫暖,是“幸福城東”的一個個瞬間,也是創新基層治理的生動實踐。
當然,社區治理工作不是唱“獨角戲”,而是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諧“大合唱”。正如黃春利所說,基層治理之難,不僅難在“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更難在如何有效調動廣大群眾參與治理的積極性,只有群眾積極參與,才能讓社區治理效能釋放、活力迸發。
這一項工作任重道遠,必須常抓不懈,相信城東社區“共建共治共享”社區治理新局面未來可期。
來源丨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辛凱 馬詩雨 馬易非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郵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