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日報
更新時間:2022-12-27 08:41:29
責任編輯:黃馨月
走在鄉村振興路上的天宮村。
社區里,豐富多彩的綜合服務,讓老人小孩各得其樂;村子里,四通八達的道路連接起成片的果園,村民們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中;村民家中小院,一壟地一畦菜,悠然自得好不愜意……這些人們心中的用來描繪“詩與遠方”的場景,就出現在眉山天府新區錦江鎮。
這里地處眉山市最北端,毗鄰成都市雙流區黃龍溪古鎮、新津區普興街道,轄區面積62平方公里,轄3村4社區,常住人口6.2萬,是眉山天府新區“西翼高端產業區”重點鄉鎮。
近年來,該鎮積極探索鄉村振興之路,不斷壯大集體經濟,助推產業發展,讓群眾富起來;著力改善人居環境,讓群眾生活美起來;不斷完善公共服務,讓群眾樂起來。步履不停、榮譽不斷,該鎮2015年獲得“四川省鄉村旅游示范鎮”稱號,2017年獲得“四川省安全社區”稱號,2022年入選省級鄉村文化振興樣板村鎮。
王金泉家的庭院,滿樹砂糖橘。
壯大集體經濟 培育發展內生動力
12月23日,在錦江鎮西北角的天宮村,擴寬的村道直接通向凍庫,周邊成片果園連綿起伏。凍庫偌大的場地可同時容納多輛大貨車,地上還有個地磅,七個凍庫一字排列,里面正保鮮著各種時鮮水果。
“這里曾是閑置的村小,現在我們在此建起了凍庫?!痹摯妩h總支書記曾紅軍介紹,天宮村面積5.8平方公里,是傳統農業村,主要種植柑橘、水稻、地瓜、辣椒等農作物,其中,柑橘種植面積約7000畝,是村民主要經濟來源。為拓寬柑橘產業鏈,壯大村集體經濟,2019年,村里整合原村小閑置房屋及村集體土地,爭取上級補助資金100萬元,建立起天宮村氣調保鮮庫,不僅滿足村里柑橘產業反季節銷售,也開展對外租賃服務,讓“沉睡的資源”變成了“活資產”。目前,該凍庫每年至少為村上掙得集體收入20萬元。
記者在現場看到,凍庫所在地面積還有很大的空余?!拔覀兿肷钔谶@個空閑地的潛力,把凍庫拓展開,增加水果包裝、水果打蠟、電商等系列服務,發展冷鏈經濟?!睂τ谙乱徊降陌l展,曾紅軍充滿了信心。
來到村黨群服務中心,很多老人小孩在廣場上曬太陽。村口與環天府新區快速通道交接處,工人們正在抓緊建設天宮農業產業服務站。
“這個農業產業服務站占地380平方米,主要功能有農產品展示銷售、農業培訓、農業技術相關服務等?!痹t軍笑著說,天宮村位于成都眉山交界處,多條交通干道經過,依托得天獨厚的交通區位優勢,天宮村采取“公司+集體+農戶”合作模式,利用閑置集體土地,規劃建設體驗式休閑農業園區,推動一三產業融合發展,以打造“都市農旅融合典范”為發展目標。
依托集體經濟,帶動村民致富,村民的日子蒸蒸日上。目前,該村成立了天宮村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80畝四季采摘園里,冬桃、櫻桃、李子等相繼種下,等待著來年的豐收。
不斷壯大集體經濟,培育發展內生動力。近年來,錦江鎮積極探索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徑,堅持和完善“黨建領航+合作社入股+股份公司經營”的蓮花社區模式。
如今,各具特色的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在錦江鎮遍地開花,帶動村民走上了致富路,也讓鄉村奏響了致富曲。
社區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改善人居環境 提升群眾生活品質
干凈整潔的道路,美麗的村舍,富有文化特色的社區墻繪……走在錦江鎮,感受到的是宜居之美。
在天宮村的村道旁,一家干凈別致的農家小院十分引人注目?!拔疫@個小院已經快35年了,住起來舒適,舍不得離開?!毙≡旱闹魅送踅鹑衲?5歲,和老伴一起在此生活多年。古樸的小院不算大,干凈的小道兩邊種了一些蔬菜,院子里種了很多綠植、果樹,金燦燦的砂糖橘、金桔掛滿枝頭,山茶花、桂花、臘梅花、一串紅等為小院增添了靚麗的風景。
“平時我們把小院打掃干凈,自己住起來舒服,有人來看著也舒服?!蓖踅鹑f。
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的深入推進,鄉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的生活更好了,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也逐漸提高。
在錦江鎮錦江里小區,定期舉辦的“環保集市”越來越受大家的喜愛。
廢棄的瓶瓶罐罐經顏料裝飾就能當成裝飾擺件,閑置的各季衣物可以兌換鮮花綠植……在每個區域完成相應的“任務”就可獲得兌換券。1—2張兌換券可兌換多肉小盆裁,3—4張兌換券可兌換中盆盆裁,5張或5張以上兌換券可兌換大盆裁,也可以選擇兌換相應的日用品。
“活動就是希望人人參與環保、人人知曉環保,讓廣大社區群眾認識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性?!卞\江里小區黨支部書記張慧介紹,小區將繼續以豐富的活動號召轄區居民踐行綠色消費觀,節約資源能源,努力養成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共同建設綠色美麗宜居家園。
近年來,為進一步營造干凈整潔、美麗宜居的城鄉環境,改善城鄉居民居住環境質量,錦江鎮啟動了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以城鄉垃圾、污水、廁所為重點,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清理整治環境衛生,加強對環境衛生巡查、整治力度,向轄區群眾發放垃圾分類、文明城市等宣傳資料。以改變群眾生活習慣為目的,廣泛宣傳好經驗好做法,著力先行先試,落實長效管護,讓黨員干部和普通群眾主動參與人居環境提升,實現了“干凈整潔”向“美麗宜居”的華麗轉變。
蓮花社區綜合文化站,居民享受愜意時光。
完善服務體系 豐富群眾精神生活
“來,我們大家再跟著音樂來一遍?!?2月23日,在錦江鎮蓮花社區綜合文化站,社區文藝隊的人們正在舞蹈室排練節目。
“我們平時在社區廣場上表演,遇到天熱、下雨時,就到社區專門的舞蹈室排練,很巴適?!苯衲?0歲的李玉彬是蓮花社區文藝隊隊長,她介紹,社區文藝隊成員共有40多人,年紀從20多歲到80多歲。文藝隊不僅會在社區開展文藝表演,每年還要外出演出幾十場?!胺浅8兄x社區提供的文化服務,讓我們的生活更多樂趣。”李玉彬坦言,綜合文化站就是她和朋友們經常來的地方,在這里可以愉快地度過晚年時光。
“社區給我提供了工作室,我可以在這里安心創作、展示作品,讓大家都來了解棕編和糖畫技藝。”今年57歲的黎明貴是蓮花社區8組居民,從事棕編技藝30多年、糖畫技藝20多年。
這些年,黎明貴看到社區在重視文化方面的努力,也看到了社區更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因此,他也愿意為社區文化建設出一份力,表示只要社區有人愿意跟他學,他都免費教。
“綜合文化站占地約800平方米,基本實現了為公眾提供書報閱讀、影視觀賞、文藝演出、普法教育等公共文化服務功能?!卞\江鎮宣傳委員郭姝介紹,為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錦江鎮加快建設美觀舒適、配套齊全、運營高效的公共文化設施體系,完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回應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提高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蓮花社區綜合文化站不僅輻射本社區,還帶動了周邊社區、村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也成為錦江鎮文化建設的一個亮點。近年來,該鎮不斷加強鎮級中心陣地建設,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和綜合文化站為文化服務中心的載體,建設集“服務大廳”“婦女兒童之家”“農民書屋”“黨員活動室”“調解室”“志愿者服務站”等服務功能于一體的陣地。
為不斷夯實村級主陣地,錦江鎮在7個村(社區)實現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應急廣播村村響、廣播電視公共服務網點全覆蓋,并依托蓮花社區村史館、非遺棕編糖畫工作室、天宮村柑橘產品展廳等組織開展特色文化服務活動。
不僅如此,該鎮還創新拓展群眾身邊的服務點,聚焦“校地共建”“文化交流”“文明祭祀”等主題,建設天府新區航空旅游學院、中法農業科技園、亨達實業商貿有限公司等文化服務點。全鎮建設三國文化廣場、錦江里小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等大型文化廣場4個,面積4000余平方米,設置閱報欄120個,樂器、健身器材、音響等設備齊全。同時,強化文化服務隊伍建設,鎮村兩級配備專兼職管理人員30余名。
來源丨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熊莉 辛凱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郵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