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
更新時間:2023-03-06 15:17:36
責任編輯:衛琳霞
3月5日,陽光和煦,彭山區黃豐鎮團結村的留守婦女們個個精神抖擻,早早來到村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待“女神打造營”開課?!懊科诘恼n程都不一樣,有插花、紅酒品鑒、家庭烘焙等,我幾乎場場都參加。”李英是“女神打造營”的忠實粉絲,在她看來,“這些活動非常有意義,大家聚在一起學習新知識、新本領,可以讓生活過得更加有滋有味。”
“這一切都得益于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建立,村民們的所思所想就是我們奮斗的目標?!痹摯妩h委書記馬懷江介紹道,“學雷鋒志愿服務月”期間,村上還組織開展“婚育新風進萬家,戶戶盛開幸?;ā币骑L易俗、“舌尖上的文明”餐桌禮儀、三八節“輕羅扇語藏雅趣 纖手慧心展芳華”等主題活動,進一步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讓文明鄉風勁吹農村大地。
團結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是彭山區打造的首個村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從2020年6月啟動起來,團結村以滿足群眾實際需求為出發點,將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與村民自治、基層社會治理相融合,深入廣泛開展各類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
“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高效運行,離不開陣地的支撐?!瘪R懷江介紹,為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村上對橘花廣場進行了升級改造,并根據村民需求開辟了中老年養生區、兒童游樂區等不同的活動區域,還盤活了閑置集體資源,利用村集體閑置老舊房打造了集培訓交流、休閑娛樂、活動排演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志愿服務中心,長期提供技能培訓、心理座談等服務,有效對接村民多元化需求。
與此同時,村上積極打造線上陣地,開通“德潤團結”智慧服務微信公眾號,通過“媒體+村務”“媒體+志愿服務”的運行模式,搭建起“連心橋”,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線上平臺與村民“一鍵相連”。
陣地有了,還需要人的參與。為此,村上組建了“1+N+1”本土志愿服務隊伍,即:1支村黨組織書記牽頭、村級志愿骨干力量參與的“班長隊伍”,“橙心為民”理論宣講隊、“微笑草帽”志愿調研隊、“金色果品”技術服務隊等“N”支專業特色“志愿隊伍”,以及1個“橙心為民”服務品牌,通過強化本土力量,讓志愿服務有特色、見實效。
“為了讓志愿服務更加精準化,我們經過走訪調研,廣泛征求意見,探索實施了‘受益群體+服務’模式,打造了多個服務品牌項目?!瘪R懷江說,比如有針對老年群體的“銀齡暖心”項目、針對留守婦女的“女神打造營”項目、針對未成年人的“村娃造夢營”“小小國旗護衛隊”等項目,同時開設“童心向黨·強國有我”夏(冬)令營,開展“童安百日行”“小腳走天下”“兒童心理療愈”等特色課程,實現關愛全覆蓋。
截至目前,該村注冊志愿者人數700余人,開展實踐活動300余場次,服務群眾4萬余人次,有效打通了宣傳、教育、關心、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團結村先后榮獲全國文明村鎮、四川省十佳志愿服務社區、全國最美志愿服務社區等榮譽稱號。
來源丨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丹梅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網絡侵權舉報電話:028—38166899 舉報郵箱:421730596@qq.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