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
更新時間:2023-04-13 19:36:50
責任編輯:張媛媛
△楊揚在三蘇祠游覽。
“眉山文化底蘊很深厚,三蘇文化、東坡文化是這里的‘魂’。這里讓我感受到了發展的活力與熱情。”
“我喜歡吃辣,非常喜歡川菜。”
“東坡泡菜十分清甜爽脆。”
4月12日至13日,“冰上女王”楊揚受邀來眉山。兩天時間,拜謁三蘇祠、品嘗東坡美食、夜跑東坡城市濕地……回憶起上述行程,楊揚臉上笑容不斷。
“冰上女王”楊揚,前中國女子短道速滑隊運動員。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楊揚奪得了冬奧會女子短道速滑500米比賽的金牌,成為中國第一位冬奧冠軍,至今仍是唯一一位獲得59項世界冠軍頭銜的中國運動員。職業生涯滿載榮譽的楊揚,退役之后轉而探索多種全新身份。積極投身體育管理事業,先后進入國際奧委會、國際滑聯、世界反興奮劑機構等多個國際體育組織任職。
楊揚表示,此次眉山之行,不僅希望通過尋訪古跡了解東坡,還期望通過品美食進一步理解東坡。
△楊揚游覽三蘇祠。
拜三蘇
——文化,帶給人思考與啟迪
4月的三蘇祠,春意盎然,游人如織。步行走過紗縠行,進入三蘇祠南大門,楊揚一路參觀祠內建筑、陳設、題記,不時詢問三蘇父子生平以及三蘇祠歷史變遷。
紅墻黛瓦下,千年時光仿佛變為一瞬。“蘇氏家風穿過悠悠歲月,在祠中靜靜流淌,浸潤著每一位到訪的人。”楊揚表示。
△楊揚了解三蘇家風。
東廂房,楊揚細細聆聽紗縠行里蘇家僦居,程夫人勉夫教子的故事;明朝鐵鐘前,感受“千載詩書城”的傳奇,贊嘆眉山得天獨厚的文化傳統。饗殿屋后,流連于蘇宅古井、黃荊條和荔枝樹,楊揚感嘆三蘇家風與蘇軾對家鄉深深的思念。
“三蘇”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當屬蘇東坡。“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東坡的詩詞,仿佛刻進了每個人的DNA,無論是黃發垂髫,還是耄耋老人,都能在不同時間、不同境遇中吟出兩句。楊揚駐足在介紹東坡的碑刻、雕像與畫像處,品讀著東坡詩詞。
“我來眉山時工作人員介紹,三蘇文化、東坡文化是這里的‘魂’,來到三蘇祠,感覺確實如此。”楊揚說:“三蘇父子留下的文化與精神財富十分豐富,也帶給我們思考與啟迪,我覺得來到這里十分有意義。”
品川味
——美食,感受眉州“煙火氣”
感悟三蘇高山仰止的品學,還要體驗最撫慰人心的煙火氣。
東坡之味,最為人熟知的當屬東坡肘子——一道以其名字命名的經典川菜。川味東坡肘子也是眉山菜的代表之一。東坡先生曾在《豬肉頌》里寫道:“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
坐落于三蘇祠博物館旁的眉州東坡三蘇祠母親店是楊揚此行的最后一站。該店依托于三蘇祠,在傳統遺存建筑的基礎上修筑,形成與三蘇祠博物館渾然一體的宋代古典園林式美食體驗館。在這里,楊揚開啟了對“東坡味道”的探索。
“肥而不膩,非常好吃。”品嘗川味東坡肘子之后,楊揚不禁感慨道,“東坡先生看似離人們很遠,但一道美食,可以將他與現代人的距離拉得更近。”
泡菜作為川菜中不容忽視的一道小食,其實也是品味東坡文化的入口。因為東坡先生喜歡吃泡菜,他在《菜羹賦》《詩論》中記述了關于泡菜制作的法則。
△楊揚體驗制作東坡泡菜。
借助美食更容易讓人理解一種文化。楊揚也品嘗并體驗了制作東坡泡菜的過程。“東坡泡菜吃起來清甜爽脆,非常特別,我突然明白東坡先生為什么會喜歡它。”品嘗東坡泡菜后,楊揚表示,希望打包一些泡菜中的老母水,“我想回去之后自己嘗試做一下泡菜。”
作為運動員,楊揚始終保持著運動的習慣。在眉山滿滿的行程中,她抽出時間,夜跑東坡城市濕地。
“眉山很美,夜晚一個人在城市濕地跑步十分愜意。”楊揚說。感受到了這里發展的活力與熱情,她表示:“眉山有文化、有美食,希望有機會還能再來。”
來源 | 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幸 實習生 崔韻婷 文/圖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網絡侵權舉報電話:028—38166899 舉報郵箱:421730596@qq.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