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
更新時間:2023-04-17 14:50:03
責任編輯:衛琳霞
當前氣溫升高,空氣干燥、風大,是森林火災的高發期。為防患于未“燃”,眉山時刻保持高度警醒,進一步繃緊森林防滅火這根弦,圍繞森林防滅火新要求,因地制宜廣泛推行“以水滅火”方式,以“水”和“滅”為突破口,加快森林滅火由傳統滅火向科學撲救轉變。
“這是我們的森林消防水桶,一個的儲水量就達3噸。”4月13日,在位于彭山區江口鎮江口街道的九龍山林區,該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郭遠玉指著一個森林消防水桶介紹道,九龍山林區面積約3000多畝,目前已安裝了森林消防水桶10個,每個水桶上還安裝了檢測系統,一旦水桶內的水位不足,后臺就會提示,方便工作人員及時補給水源。
俗話說,遠水救不了近火。為防范森林火災,解決“以水滅火”的水從何處來的問題,江口街道辦把應對森林火災的水源進行了細化,按照一定的覆蓋面積分別存儲在林區,以方便就近取水滅火。目前,該街道辦轄區內6.5萬畝林區,已安裝了100個森林消防水桶,接下來,還將陸續再安裝300個。
水源備下,突發森林火災時又該如何滅火?當天,彭山區消防救援大隊的消防員在現場進行了森林滅火演練——只見消防員來到森林消防水桶處,迅速打開桶蓋,用水泵將桶內水抽出,進行滅火。
“我們組建了一支25人的專業滅火救援分隊,依托3臺機動皮卡進行人員編乘,配合大流量的水罐車作為移動供水源,形成立體作戰體系。”彭山區消防救援大隊大隊長彭鵬介紹,為了更好用好用活“以水滅火”法,近期,消防大隊已開展了一系列的森林滅火演練。
“我們護林員都是帶裝巡護,義務撲火隊更已經組建到村。”據郭遠玉介紹,江口街道街道依托護林員,組建了一支21人的義務撲火隊,轄區內每個村(社區)都有一支15人的義務撲火隊。在配備人員的同時,每個村還建有森林防滅火物資庫,備有風力滅火機、高壓水泵等工具。
“‘以水滅火’是森林火災撲救的最有效方式,可有效減低撲火隊員的勞動強度和危險系數,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安全系數大、滅火徹底、不留隱患、不易復燃等特點。”眉山市應急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不僅彭山區,自開展森林防滅火專項整治以來,全市認真總結、推廣、落實“以水滅火”經驗,及時購置水泵、水帶、水桶等設備,科學設置、合理布局足夠的蓄水池,充分發揮“以水滅火”安全、有效、快捷作用。目前,全市范圍內已安裝森林消防水桶402個,開展消防演練88次。接下來,全市將不斷補齊短板弱項,織牢織密防范之網,做深做細做實森林防滅火各項工作,堅決守住不發生較大人為森林火災的底線。
來源丨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熊莉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網絡侵權舉報電話:028—38166899 舉報郵箱:421730596@qq.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