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市融媒體中心
更新時間:2025-08-19 10:12:43
責任編輯:詳情
當前,眉山項目建設正“拉滿弓”全力推進——
走進市域(郊)鐵路成眉S5線岷江特大橋施工現場,機器轟鳴不息,焊花四濺閃耀,工人們頂著炎炎烈日,全力沖刺全橋合龍節點。
“我們已全面啟動邊跨合龍段的模板安裝、鋼筋綁扎等準備工作,投入200余名施工人員、30余臺套大型設備,實行‘兩班倒’24小時連續作業。”現場負責人介紹,力爭8月底實現全橋合龍。
市域(郊)鐵路成眉線岷江特大橋主跨合龍。
值得一提的是,剛過去的7月,市域(郊)鐵路成眉S5線眉山段控制性工程——岷江特大橋198米中跨已順利合龍。據了解,該橋跨江段全長768米,設有5個水中墩,是國內少見的大跨度無砟軌道鐵路橋。由于中跨合龍需在高空完成精準對接,施工團隊創新采用“臨時鎖定+分級張拉”工藝,在合龍前72小時啟動連續觀測,最終將合龍誤差控制在3毫米以內。“198米中跨順利合龍,標志著岷江特大橋完成了最核心的施工環節,將加快市域(郊)鐵路成眉S5線眉山段橋梁工程貫通進度,為后續軌道鋪設、機電安裝工程開展奠定堅實基礎。”上述負責人表示。
航拍四川大學眉山校區一角
不遠處的四川大學眉山校區項目,一期建設進入收尾階段,正全力沖刺9月投用目標。走進項目A區,已完成外裝、弱電及安裝工程的綜合科研樓、北大門和實驗室附屬用房率先映入眼簾。內部施工中,工人們正精心安裝各類設施設備,致力打造舒適高效的科研教學環境。項目B區,1-4棟宿舍樓已全部完工,嶄新的建筑外觀透著溫馨氣息,靜靜等候學子們的到來。圖書館內,工人們正加緊安裝書架基座,他們嫻熟操作工具,專注投入工作,確保每個細節都精益求精。
四川大學眉山校區項目一期總建筑面積約34.11萬平方米,包含21棟單體建筑,分A、B兩個施工區域。其中,A區主要有科研綜合樓、水利實驗室、科研中試平臺、北食堂等建筑;B區則涵蓋圖書館、教學樓、行政樓及獨具校園特色的東坡書院等。
圖源:市市政工程公司綜合管理部
視線轉向甘眉工業園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盡管高溫炙烤,工人們依舊干勁不減。項目現場負責人介紹:“項目5月破土動工,目前土方工程已100%完成,基礎施工進度較原計劃超前15%,預計今年9月底全面進入地上主體結構施工階段。”
從橋梁工地到校園新貌,從產業配套到民生工程……今年以來,眉州大地活力涌動,發展建設熱潮處處可見。一批批固根本、利長遠、強支撐的重大項目加速推進,大抓項目、大抓產業、大抓發展的強勁態勢已然形成,一個個大項目、好項目的落地生根,為眉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筑牢堅實根基。
一組數據最具說服力:上半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3.3%;第二產業投資增長5.2%,其中工業投資增長5.1%;第三產業投資增長2.5%。
增長的背后,是全市上下合力營造的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濃厚氛圍,是各地各部門以改革小切口推動營商環境大提升的扎實成效。
1月2日,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實施“投資擴量提質”攻堅,堅定不移抓高質量項目、增有效投資。2月13日,眉山市2025年第一次項目投資拉練現場會暨重點產業鏈建圈強鏈項目推進會召開,吹響了抓項目、促發展的“沖鋒號”。此后,全市各地各類項目如雨后春筍般快速落地、加速推進。
拼搶二季度、實現投資“雙過半”,關鍵在于敢作善為、主動作為。
保障項目有序建設,我市嚴格落實市級黨政領導同志聯系指導眉山天府新區、各縣(區)、市直管園區制度,圍繞工業、消費、投資等重點行業領域,下沉一線、精準督導、靠前調度。眉山天府新區、各縣(區)、市直管園區認真履行主體責任,聚焦鍛長補短、細化工作舉措,主動以一域服務全局。
與此同時,市發展改革部門持續加大重點項目建設督導力度,推動項目早開工、早建設。截至6月底,302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87.6億元,完成率達57.3%;首批2025年“兩重”項目已全部開工。
“接下來,我們將緊盯國省增量政策,聚焦高質量項目、擴大有效投資。搶抓國省一系列增量政策機遇,圍繞中省預算內、地方政府專項債、超長期特別國債等支持領域和政策投向,緊扣基礎設施建設、民生事業補短、產業轉型升級等方向,深化項目全流程、全要素、全周期管理體制改革,在項目儲備、爭取、落地、推進、考核等環節持續發力,用好政策紅利,以高質量項目實施支撐高質量發展。”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工作聚焦項目干、要素跟著項目走、服務圍繞項目轉……抓項目增投資,既是當前穩增長的關鍵抓手,也關乎未來供給能力提升和全市經濟的韌勁后勁。“拉滿弓、上滿弦”的眉山,正開足馬力向新目標沖刺,奮力拼得全年經濟“滿堂彩”。
眉山融媒記者:彭林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網站支持IPv6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028—38166899 網絡侵權舉報電話:028—38166899 舉報郵箱:346536593@qq.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