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2-08-20 08:57:36
責任編輯:杜艷
8月16日,在眉山市東坡區金光村村委會門口,國家統計局眉山調查隊農業農村調查科科長王澤提著一小袋樣本稻谷,高興地宣布:“根據實割實測結果,今年金光村的‘樣本’稻田畝產為650.4公斤,喜獲豐收!”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眼下正迎來水稻豐收之時,8月高溫似火,眉山的氣溫居高不下,但這也正是水稻豐收摸清家底之時。
8月16日,記者跟隨國家統計局眉山調查隊,來到產糧大縣東坡區,看如何為秋收點位“把脈”,做到糧食安全“心中有數”。
今年的收成怎么樣?糧袋子鼓不鼓?一年一度的糧食測產工作給出答案。
“這塊稻田一看產量就不錯,水稻長得高、稻穗又長!”8月16日一早,調查員們便來到東坡區太和鎮金光村的稻田邊。今天,他們要在這里,測算該樣本地塊水稻的畝產量。
金光村位于眉山岷江現代農業園區核心區域,全村耕地面積7900余畝,高標準農田有4600余畝,是名副其實的產糧大村。
今年該村的產量如何?為了更準確地知道這塊稻田的畝產,調查員們戴上草帽、拿著測產工具穿梭在稻田里,開始了測產工作。
冒著近40℃高溫,王澤現場指導工作人員拿著卷尺測量對角線選取樣本,接著拿著測規、鐮刀下稻田,先割個圓心,扎緊固定測量圓規,然后一邊畫圈、一邊收割,最終金色稻田里被割走了一個個圓形樣本?!耙粋€樣本是10平方尺,大概是1.1平方米。每塊田要割3個樣本?!?/p>
隨后,調查員們將收割好的水稻樣本帶回村委會。通過脫粒、曬開、去除雜質等步驟后,再用測水儀現場測出樣本的含水量后進行稱重,得到樣本毛重。最后經過公式測算,該地塊水稻的標準畝產為654.65公斤。
“與去年相比,這塊田的單產增產了1%-2%,這個產量在全省都能排到前列?!蓖鯘尚老驳卣f。
從7月底開始,眉山便組織糧食測產隊伍深入田間地頭,在全市100個測產點位開展秋收糧食實割實測工作?!巴ㄟ^實割實測,我們可以精準地推算出標準畝產和全市的糧食產量,對手中的糧真正做到‘心中有數’?!蓖鯘烧f。
每個地方的測產點位如何確定?
“這并不是隨機的?!蓖鯘山榻B,在每年的水稻實割實測中,會首先通過衛星遙感來為每個村確定3塊200米乘以200米(約60畝)的樣本地塊。然后由調查員、資深老農和專業干部組成的估產組,對這些地塊進行踏田估產,以高產、中產、低產來抽選出3個實測地塊。隨后再通過取樣、稱重等環節測出單產。這中間有大量的精細工作要做,既要克服“天公不作美”,也要嚴格把控每一個環節,才能保證實割實測的數據準確。
東坡區城鄉經濟監測中心工作人員李蛟說,在衛星確定了眉山100個村的樣本地塊后,會和當地村干部一起,選當地最有經驗的老農,給這些樣本地塊“排名次”。
“比如金光村這60畝田,大概分為60多塊,老農看了之后,就會把它分成高產、中產、低產三個部分?!崩铗哉f,“接著從三個序列里面,分別隨機抽一個作為代表來測產?!?/p>
“確定每個村的三塊地后,在每塊地中,又會選取三個樣本?!眹医y計局眉山調查隊農業農村調查科副科長徐強說,“比如我們現在測的這塊地,先拉對角線測量,長度是46米,除以4后得出11.5米,沿著對角線每隔11.5米取個樣本,共三個樣本,綜合測算這塊地的產量。”
“這樣的測量方式是非??茖W的,測算的數據幾乎和收割完的產量沒有誤差?!蓖鯘烧f,統計出準確的糧食產量,既可以知曉糧食生產力,還能在充分掌握糧食長勢和受災情況的基礎上,為當年的銷售價格和第二年的結構調整提供科學依據。
作為“天府糧倉”的組成部分,過去十年,眉山市穩定糧食播種面積、糧食產量,單產始終位居全省前列。其中,東坡區和仁壽縣是全國產糧大縣,仁壽縣的糧食產量更是穩居全省前五,連續13年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
對于這樣一個產糧大市來說,抓緊手中的“糧袋子”,精準掌握糧食產量,對于保障糧食安全、打造新時代的“天府糧倉”有著重要的意義。
這樣一小袋糧食,能測出一塊田的畝產。如果要測算出全市的產量,便需要300塊這樣的測產田。據王澤介紹,今年眉山的糧食測產工作,全市共有100個行政村作為測產點位。其中,產糧大縣東坡區、仁壽縣各抽取20個點位,其他非產糧大縣則各抽取15個點位。
據了解,眉山的糧食測產工作最早開展于2016年小麥的測產,同樣是采用“實割實測”的測量方法。調查員在下田測產的同時,還在各測量點位培養了一批懂農業知識、會進行操作的年輕輔助測量隊員。每年秋收時節,調查員們便會和輔助測量隊員行走在廣袤的田野里,為全市的糧食生產“把脈”測產。
今年,眉山秋糧實測調查品種是玉米和水稻。目前,玉米測產已經結束,水稻測產已完成60%?!邦A計在9月上旬完成水稻測產的全部工作,隨后上報國家統計局最后得出精準的單產和總產量。”王澤說,“從目前掌握的數據來看,雖然今年大旱,但眉山農業現代化水平較高。請大家放心,飯碗是穩當的!”
來源 | 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幸 陳文君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郵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