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8-12-07 10:02:05
責任編輯:陳敏
——堅強組織保障推動洪雅高質量發展
眉山網記者 李勇軍 陳燕利
“時代先鋒”“戰斗堡壘”“洪州英才”……一個個詞組串聯起組織工作的洪雅路徑,“鄉鎮青年黨支部”“鄉村振興隊伍”“跨村聯合黨委”……一項項舉措打造出組織工作的洪雅樣板。
向中心聚焦,為大局聚力。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洪雅縣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始終堅持圍繞中心大局,突出“活力黨建·魅力組工”,聚焦主責主業、強化擔當作為,干部隊伍保持了“一池活水”,人才洼地效應逐漸凸顯,基層黨建煥發了新的活力,為建設國際康養度假旅游目的地、全面推動洪雅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組織保證。
選賢任能
凝聚科學發展中堅力量
“‘理論課堂+技能課堂+實訓課堂’,這樣的培養模式,既‘補鈣’,更‘提能’。”參加洪雅縣年輕干部遞進培養班后,柳江鎮“90后”年輕干部曾西蓮收獲滿滿。
實施優秀年輕干部遞進培養計劃,只是洪雅縣實施“時代先鋒工程”的一項舉措。為政之道,首在擇人;治國之道,重在治吏。黨的十八大以來,洪雅縣認真落實新時代好干部標準,緊扣事業發展需要排兵布陣、調兵遣將,著力鍛造忠誠干凈擔當的骨干隊伍。
在選優干部配強班子方面,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第一位,注重選拔奮戰改革發展主戰場、經歷急難險重任務、長期扎根一線的干部。實行干部考察“三化”機制,建立健全干部監督工作聯席會議、領導干部任前公示、任職試用期、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等制度機制,扎牢監管制度籠子,選人用人風氣更加清朗。
在激勵干部擔當作為方面,堅持以項目化思維抓黨建工作,推行“書記領辦黨建項目”,牢固樹立“抓好黨建是本職、不抓黨建是失職、抓不好黨建是不稱職”的觀念,出臺保護激勵干部干事創業激情十二條規定,建立“容錯糾錯”機制,激發了廣大干部干事創業的內生動力。
強基固本
夯實黨建引領戰斗堡壘
初冬時節,洪雅縣將軍鄉伏鐘村依然紅花點翠、郁郁蔥蔥,漫山遍野的梨樹順著山勢挺拔生長。以前無人問津的伏鐘村,如今在清冷的冬季也游人如織,這都得益于“支部聯建+產業聯興”。
2017年,將軍鄉伏鐘村、楊場社區、和平鄉村酒店、禾平鄉村旅游專業合作社4個黨支部,跨村聯建“將軍鄉真武山黨委”,通過支部聯建、黨員聯管、產業聯促、治理聯抓等方式,建起了真武山千畝梨園區、黃山崗萬畝油茶區等“六區一中心”。鄉村振興了,群眾增收了,目前,伏鐘村人均年純收入達1萬元以上。
“伏鐘振興記”只是洪雅縣實施“戰斗堡壘工程”的一個縮影。黨的十八大以來,洪雅縣始終堅持大抓基層、大抓支部,一套套強基固本“組合拳”頻頻打出,抓重點、補短板、夯基礎,扎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全面提升基層黨的建設質量和水平。
基層組織更加規范。實施基層黨建“書記項目”,分領域打造黨建示范亮點,建設洪雅“百里黨建示范長廊”。實施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開展“三分類三升級”“城鄉黨建結對共建”“兩新聯百村”等活動,基層基礎更規范、更牢固。
基層力量更有活力。實施“百名好書記”“百村后備干部”雙百培育計劃,建設“項目書記”“黨建專干”“新鄉賢”三支振興隊伍,為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不斷推動基層黨組織建設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引才聚力
打造創新創業人才高地
9月7日,洪雅縣與四川旅游學院達成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人才資源、創新資源等方面實現合作共贏;10月,洪雅縣分批次奔赴清華大學等6所知名高校開展引進優秀人才工作,共吸引245名高層次人才報名……一直以來,洪雅縣高度重視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制定“人才立縣512計劃”“柔性引才”等政策辦法,著力構建人才招引、人才選育、人才管理、人才使用“四位一體”的工作體系。
人才蔚,事業興。洪雅縣實施“洪州英才工程”,以柔性機制、創新平臺、優厚環境,集聚各方面優秀人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生動局面正在加快形成。
筑巢引得金鳳來。洪雅的“柔性引才”政策和真誠的“留才用才”姿態,吸引了不少高校、科研院所的頂尖人才前來洪雅創新創業。截至目前,洪雅縣柔性引進戰略型高端人才31名、專業技術型人才28名、其他高層次人才127名,考核招錄緊缺人才210名,并與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北京體育大學、四川旅游學院、四川農業大學等高校院所開展了戰略合作。
培養人才、引進人才,還要留得住、有作為。為此,洪雅縣每年落實全縣人才工作專項資金和人才獎勵、落戶、編制等政策優惠,保證了人才工作“糧草充足”。同時,通過聘請顧問、短期兼職、項目引進、課題合作等途徑,100余名高端人才為洪雅建設聚智出力,洪雅“人才洼地”效應逐漸凸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