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08-05 09:51:12
責任編輯:何海娟
——專訪彭山區住建局局長、區“三創”辦主任張奇
□眉山網記者 張丹梅
作為全市“雙創”工作的第二戰場、第二陣地,自“雙創”工作開展以來,彭山區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始終堅持和發揚迎難而上、鍥而不舍、團結協作、奮勇爭先的“雙創精神”,超前謀劃、精心組織,強勢推動、務求實效。目前,全區環境衛生得到全面改善,居民文明素養進一步提升,文明之花開滿彭祖大地。
今年,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了“全力奮戰三個月 確保奪取文明冠”的目標。最后的沖刺階段,彭山區“雙創”工作還存在哪些短板,將如何攻堅克難?對此,記者專訪了彭山區住建局局長、區“三創”辦主任張奇。
關鍵詞
軟硬兼顧 強勢推進
記者:張主任,您好!自全市“雙創”工作開展以來,彭山區如何貫徹落實,采取了哪些具體行動?
張奇:創建工作要落實,必須做到“軟”“硬”兼顧。彭山區自2018年以來,狠抓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城市道路暢通、老舊小區改造、綜合農貿市場建設、人行道提檔升級、雨污分流改造、城市公園建設等工程,極大地提升了人居環境。同時,抓好精細化管理,通過堅持開展“周五志愿服務”“小手拉大手”等文明宣傳主題活動和文明養犬、“門前五包、院內四自”等21項專項整治行動,引導和規范居民行為,居民文明素養得到極大提升。
關鍵詞
三方協同 連片整合
記者:在推進過程中,遇到哪些困難和問題,如何克服的?有印象深刻的嗎?請您談一談。
張奇: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彭山區老舊小區較多,大多是修建于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破產企業家屬院、群眾自建安置區、單位房改房小區。這些小區由于長期無人管理,基礎設施破損嚴重、亂搭亂建亂堆等現象突出,成為雙創工作的“老大難”問題。
為改善居民的居住環境,彭山區以“三創一新”(創文創衛創森暨城市更新改造)為契機,實施老舊小區改造,目前已改造完成39個。同時,以黨建為引領,探索小區黨支部、業委會和物業公司“三方協同”治理模式,將地域鄰近、情況類似的小區連片整合,以就近、便捷的原則,對連片小區同步實施人員管理、衛生保潔、垃圾清運、綠化維護。既實現人力資源利用的最大化,又有效降低了物業運行成本。
鳳鳴街道城西社區已成功實施“連片打包物業”管理的老舊小區有3個,還有2個小區即將加入,先后解決了下水道堵塞、機動車亂停亂放、生活垃圾堆置混亂等問題10余項,極大地提升了老舊小區居民的滿意度。
關鍵詞
補齊短板 全力迎檢
記者:今年是我市實施“雙創三年行動”的最后一年,也是攻堅之年,壓力和動力共存。在您看來,目前彭山區還存在哪些短板?
張奇:彭山區建區時間短,基礎設施較為薄弱。這兩年,我們花大力氣補齊基礎設施短板,但仍然存在較大差距,并且精細化管理上存在不足,居民文明素養還有待提升,機動車不禮讓行人、不文明養犬行為仍然存在。
記者: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了“全力奮戰三個月 確保奪取文明冠”的目標。作為彭山區“三創”辦負責人,您有什么樣的決心和打算,如何攻堅克難,確保圓滿完成目標任務?
張奇:“雙創”工作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部署,彭山區深感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我們將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以“首創即成”為目標,嚴格對標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測評體系,全面完成主次干道、背街小巷、集貿市場等各項設施建設;堅持在交通秩序、志愿服務、文明養犬、城鄉結合部等方面加大專項治理力度;進一步完善“門前五包、院內四自”機制,凝聚社區網格、職能部門和包保單位的工作合力;常態化開展“創文”入戶宣傳、小區固定點位宣傳,統籌做好問卷調查指導填寫、相關資料發放等工作,確保以嶄新面貌迎接“雙創”測評,以優異成績向市委、市政府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