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1-06-22 11:32:07
責任編輯:任楓楓
鄉風文明建設既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推動力量和軟件基礎。在鄉村振興過程中,要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著力塑造新時代農民的精神面貌。
近年來,我市全面開展鄉風文明提升行動,積極爭創省、市級文明村鎮,創新開展各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活動,加快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治理……丹棱縣宿場村通過“村規民約”移風易俗,解決群眾心頭的難事,帶來了文明鄉風和環境衛生;青神縣百家池村通過活動平臺凝聚人心,傳遞鄰里和睦的鄉村美德,打造出文明、和諧的幸福鄉村;丹棱縣萬年村通過深化村民自治實踐,創新試點運行“道德超市”,調動了群眾參與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推進鄉風文明提升行動,要激發內生動力。既要傳承傳統文化、留住鄉愁,也要破除陳規陋習,做好移風易俗工作。注重強化教育引導,成立村級紅白理事會,依照法律修訂村規民約,大力提倡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喜事省辦,反對鋪張浪,反對封建迷信。
同時,開展“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各類評選活動,培樹典型弘揚家風,以家風帶作風、促社風、樹新風。倡導和諧、文明的社會理念,營造關愛互助、安定團結的良好氛圍,不斷提升群眾文明素質。一方面,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筑牢鄉村振興根基,注重環保和美化,大到山水資源的保護,小到垃圾處理和“廁所革命”,著力營造綠色、和諧、溫馨的宜居環境。另一方面,也要加強文化陣地建設,將公共文化資源向鄉村傾斜,建設文化廣場和圖書室,豐富村民文娛生活,滿足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組建村文藝隊伍,傳播身邊好人好事、優秀典型,并以各種節日為契機,舉辦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群眾性文化活動。
推動鄉風文明建設,既是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也是富起來的廣大農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鄉村振興的主角是農民,鄉風文化的滋養必定為新時代農民提供文化自信、精神動力,奔向更加美好的生活。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郵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