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11-12 11:05:17
責任編輯:陳敏
眉山網記者 陳燕利
“反正是自己的家鄉,哪怕虧損也還在這片土地上,有什么關系呢?”類似的話,洪雅縣中山鄉前鋒村鄉緣農民專業合作社黨支部書記熊英說過,在村里打工的王靜紅也說過。這是前鋒村鄉村旅游項目入股村民的共識。
前鋒村位于洪雅縣城西北方向,距縣城4公里。以前,該村沒有集體經濟,村民的主要收入依靠烤煙、玉米等經濟作物,雖然不是貧困村,但發展相對滯后。2003年,在政府的引導下,返鄉創業者付志洪回到前鋒村,成立雅雨露茶葉有限責任公司,帶領村民發展有機茶規模種植。2013年,當選為前鋒村黨支部書記的付志洪,更是帶領村民將茶產業逐步做大做強,形成了集茶葉種植、名優茶加工于一體的產業模式。茶產業已成為該村的支柱產業。
生態茶業發展起來了,吸引了國內外的人前來考察學習,前鋒村打響了知名度,游客紛至沓來。“游客來了,但留不住。”11月8日,付志洪無奈地表示,游客來逛一圈、拍幾張照片就走了,村里沒什么可玩的,連一家可供吃飯的農家樂都沒有,留不住人。
如何豐富前鋒村的旅游業態,打造出更多景點,讓游客們停留的時間更長一些?靠人不如靠自己。2019年3月,在縣、鄉黨委政府的指導下,前鋒村兩委班子商量,決定成立合作社,圍繞“一杯茶”發展鄉村旅游,村民可按個人意愿出資參股。通過貼告示、開會、公示,短短幾天時間,50余名返鄉農民工和村組干部就籌集了資金99萬元。“依托這99萬元資金,我們成立了3個合作社。”付志洪介紹,一個是以經營餐飲、推銷茶葉等土特產為主的鄉緣農民專業合作社;一個是以流轉土地、托管茶園等為主的農幫農機專業合作社;還有一個是以宣傳、發展民宿為主的康怡樂旅游專業合作社。“合作社分工明確,相互配合,相輔相成,風險共擔的模式更是極大地調動了村民的積極性,使得村里每一寸土地的潛力都被激發出來。”付志洪表示。
據了解,該村3個合作社實體化運作,就像“三駕馬車”,帶動前鋒村跑出了小康“加速度”,也為其實現“三個持續增收”不斷發力。一是合作社成員里有村組干部,合作社盈利后,村組干部按股分紅,解決了村組干部待遇偏低的問題,極大地激發了村組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增強了干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基層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二是為當地群眾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增收門路,合作社每年可吸納百余個勞動力,涵蓋服務、施工、運輸等多個領域;三是村集體經濟持續增收,一二三產的深度融合,激活了村集體經濟發展的“一池春水”。
“目前,整個項目已投資近百萬元,并在本月開始接待游客進行試營業。”付志洪表示,接下來,合作社還會申請貸款并加大投入,力爭到2020年底,把前鋒村建設成為以有機茶葉(品)為主導、鄉村旅游協調發展的“中國有機茶第一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