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5-10 09:52:05
責任編輯:羅思源
整治前的莊店3組城中村。
整治后的莊店3組城中村。
眉山網記者 林茂春 文/圖
“大爺,這里是人行道,在這兒擺攤屬于占道經營,請您把攤位擺到門市上。”“師傅,請您配合把車停在停車位上。”……5月7日,東坡區通惠街道小石堰社區工作人員如往常一樣走上街道開展“雙創”巡查工作,勸導不文明行為。“每天早出晚歸,整治占道經營、引導市民規范停車等,忙的時候一天要走3萬多步。”該社區黨支部書記王小義說,自“雙創”工作開展以來,這是他們的工作常態。
小石堰社區位于眉山老城區。社區轄區范圍北至定州路,東至順河路,南至金象大道、通惠河,西至一環西路,涉及18條街道、82個小區。商鋪主要經營建材、配件、農機等,是眉山較為集中的生產資料市場;小區則90%以上都是安置房。街道狹窄、占道經營是這里長期以來的“老大難”問題。“雙創”工作開展以來,社區組織工作人員深入樓道清除牛皮癬,并聯合有關部門大力整治占道經營現象和城中村,社區面貌大變樣。
說起“雙創”以來的變化,家住金山中路35號的市民吳博感慨不已。“雙創”之前,他家樓下自發形成的金山中路菜市場每天會聚集300余家商販擺攤設點,該市場圍繞惠州東路、金山中路并延伸至一環西路、赤壁東路等幾條街道,總長達1000多米。“每天吵得不行,不要說開車通過了,人步行都不好走。”吳博說。
據小石堰社區有關負責人介紹,由于自發形成,該市場無人收費、無人管理,不少攤主沿人行道隨意搭建彩鋼棚,機動車、非機動車來回穿梭,熙熙攘攘、噪音不斷,垃圾遍地、擁堵混亂,每年社區都會接到附近居民投訴。“雙創”開始后,該社區下決心要整治好金山中路菜市場。2018年12月2日,社區聯合包保單位到市場逐戶發放“雙創”宣傳資料和禁止占道經營告知書共計1000余份,引導商販自行整改;12月6日凌晨5點30分,綜合執法隊開始進行專項整治,清理垃圾,拆除私自修建占道水泥墩、私自搭建彩鋼棚,沖洗街道,修剪樹枝。截至12月10日,金山中路市場整治工作全面完成。“現在亮敞多了,我們生意也更好做了。”在金山中路菜市場經營了一家蔬果商鋪的業主周吉秀為“雙創”工作點贊。
以街代市占道經營這個大難題得以解決,該社區信心大增,又立馬開始整治另一個大難題——莊店2、3、4組城中村環境問題。
莊店2、3、4組城中村剩余土地60余畝,其中居民81戶、216人,租住人口386人。建筑大多為建于20世紀80年代的小青瓦房,墻面風化,小青瓦破損嚴重,群眾用花油布遮擋,排水溝渠兩側和底面未硬化未蓋板,糞便直接排入溝渠,環境惡劣。
社區、包保單位入戶宣傳,市、區領導現場調研確定方案,清理城中村的生活垃圾和廢物品,請專業人員對部分住戶屋頂小青瓦進行翻新、墻面重新粉刷、溝渠硬化蓋板……有了金山中路菜市場的整治經驗,莊店2、3、4組城中村整治工作迅速推開,歷時僅20天,莊店2、3、4組城中村整治工作全面完成。
莊店街3號租戶黃天綠在這里租房收廢舊品已經4年了。“雙創”之前,家門前到金星大道的路是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很不方便。“雙創”工作開展以后,小石堰社區在整治城中村環境的同時,也將這條占地面積約800平方米的城中村金象大道入口通道進行了硬化。“現在干干爽爽,進出方便,感謝黨和政府。”黃天綠感激地說。
“雙創”過程中,最令小石堰社區工作人員欣慰的不僅是城市更干凈整潔了,更是市民的文明素質得到了提高。“現在大部分市民都能夠自覺愛護環境衛生,偶爾有一些不文明的行為出現,在我們的提醒下,大家也能及時改正。”小石堰社區主任胡建兵說,下一步,他們打算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持續保持“雙創”成果,讓如今的“愛衛生、講文明”成為常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