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眉山”新氣象 “歷史村鎮”新未來
2019-06-10 20:56
1
/
開幕式現場。眉山網記者 楊槐 攝
工作人員現場服務。
媒體采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助理總干事埃內斯托?奧托內。
會議現場。眉山網記者 楊槐 攝
“天府眉山”新氣象 “歷史村鎮”新未來
——“文化2030|城鄉發展:歷史村鎮的未來”國際會議開幕式側記
眉山網記者 林茂春 文/圖
6月10日,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辦,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支持,省外事辦公室、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眉山市人民政府共同承辦的“文化2030|城鄉發展:歷史村鎮的未來”國際會議在東坡故里——天府眉山開幕。
一場盛會,嘉賓云集、高朋滿座。來自4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180余名嘉賓齊聚眉山,聚焦傳統村落,共話文化傳承與保護。
此次“文化2030|城鄉發展:歷史村鎮的未來”國際會議將圍繞“鄉村振興、脫貧攻堅和文化傳承”三大主題,分享歷史村鎮通過文化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典范做法和經驗,分析文化融入地方小村落振興的政策和實施影響,共建交流合作大平臺,共商創新發展路徑,將為四川乃至全國及世界其他地區的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提供有益借鑒和參考。
國際會議選擇眉山 緣由何在?
“文化2030|城鄉發展:歷史村鎮的未來”國際會議緣何會選擇在眉山召開?
“眉山被選中是因為他們有很多經驗可以與世界分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助理總干事埃內斯托?奧托內說,眉山在農村區域、歷史城市等方面做出了很多積極的嘗試,并且能夠提供一些可持續發展的案例,這與這次會議的主題不謀而合。我們希望通過分享不同國家在推進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旅游農業、減輕貧困、創意經濟等方面的發展成果和經驗,探討歷史村鎮的未來,并試圖為下一代發展構建一些東西。”文化是重要的議題,對于我們來說,今天公開的眉山的例子是一種向全世界介紹成功的經驗的方式,建立起可持續發展和人類的聯系。“埃內斯托?奧托內說。
此外,埃內斯托?奧托內還提出了在保護發展傳統村落的過程中,為年輕人提供和城市同等的服務和機會,才能留住他們;文化歷史和文化歷史遺產是不同的概念;在保留傳統村落原始風味的前提下,與村落居民共同探討村落管理發展路徑等觀點。
歷史村鎮風情展示 眉山經驗“受期待”
近年來,眉山始終堅持在傳承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以村落風貌、民俗民居、古跡文物和生態保護為重點,不斷加大歷史村鎮保護力度,歷史村鎮保存完整、獨具特色,共有5個村落進入國家級傳統村落名錄,14個村落進入省級名錄。
會場外,我市部分歷史村鎮風情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吸引了眾多嘉賓的目光——阡陌縱橫、雞犬相聞的“農耕大觀園”丹棱縣幸福古村,環境自然清新,留存著川西農耕文化的古樸風情;洪雅縣瓦屋山鎮復興村傳承著完整的清羌文化與楚人后裔文化,形成了“羌風楚韻”的特有格局;青神縣漢陽古鎮保留了明清時期民居風格的古老街道,漫步其間仿佛穿越古今;洪雅縣柳江古鎮沿河兩岸,古榕、麻柳、梧桐、楨楠等百年古樹隨處可見,中西合璧的曾家園,展現出一幅百年歷史風情畫卷,古鎮古街被譽為“百年建筑歷史博物館”……
會議期間,眉山將為全球傳統村鎮保護與文化傳承及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可示范、可推廣的優秀案例與經驗;與會國內外嘉賓還將前往洪雅柳江古鎮、丹棱幸福古村現場參觀,大家紛紛表示對實地感受眉山古村風韻充滿了期待。
完善保障分工協作 確保會議“有質量”
據了解,“文化2030|城鄉發展:歷史村鎮的未來”國際會議為期三天,會議內容豐富,涵蓋文化促進可持續發展高端對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銀行論壇-文化提升城鄉聯系、文化2030|歷史村鎮的未來:中國一覽,聚焦眉山 (出版物發布&經驗交流)、創意經濟和文化旅游助力扶貧改善民生、文化增進數字時代的公眾參與、增強韌性和環境可持續性的地方專業技術和文化政策、通過借鑒保護歷史城市景觀的經驗來實現鄉村振興和遺產保護、可持續城鄉發展中文化指引方針等內容,致力于分享世界各地的典范做法和未來措施,提升小村落與大型城市群的關系,從而實現安全、包容和可持續的韌性發展。
為保障會議圓滿舉行,我市設立了綜合協調、會務活動、外事工作、來賓接待、現場參觀、新聞宣傳、環境治理、綜合保障、維穩安保、志愿服務10個工作組。會場內外,各工作組分工協作開展相關工作,完善保障,確保讓會議開出質量、開出效果、開出影響。
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光明日報、中新社、中國日報、四川日報、四川電視臺等30余家媒體的記者聚焦此次盛會,對此次國際會議將會取得的成果表示期待。“希望通過這次會議,能夠搭建起中國與外國關于歷史村鎮保護發展的合作橋梁。”來自四川電視臺記者李默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