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11-05 10:01:02
責任編輯:羅思源
眉山網記者 陳甜 文/圖
上下樓梯,是居民出行的“第一步”,也是回家的“最后一步”,看似事小,卻與居民的幸福感密切相關。
《關于印發眉山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實施意見的通知》于2018年首次公布后,讓盼望了多年想要有電梯的老舊小區住戶們看到了希望。旭光小區作為我市主城區第一個開始加裝電梯的小區,目前已經開工建設了18部電梯,其中已經建成運行的有6部。
那既有住宅增設電梯該怎么安裝,想必是大家非常關心的問題。本次記者選取了旭光小區首批安裝電梯的其中一個例子,講述他們安裝電梯的所有經過。
安裝好的電梯外觀。
難題
老舊小區無電梯帶來不便
對于老舊小區的老年人來說,沒有電梯,生活上有著種種不便。
旭光小區西16棟,共7層14戶,其中7戶都住著共14位已退休的老人。隨著他們年紀的不斷增長,多層樓房給他們帶來了許多煩惱。“沒什么事,就不下去了,上樓一趟不容易!”大多數老人曾這樣感慨過。
住在2樓的一位70多歲的住戶,有一次他90多歲的老母親過來打算玩幾天,因腿腳不便爬不了樓,最后只得讓人背上去。可上去了后再下樓又很麻煩,只得待在家里,哪兒也去不了。
有著類似煩惱的,還有住在這棟5樓的一位60多歲的住戶張茂成。張茂成的父親經常要來城里看病,但對于年邁的父親來講,即便兒子再孝順想要接他來家里住幾天照顧他,可要爬5樓實在是讓他望而卻步,所以每次看完醫生父親便回去了。因此多年來,父親都沒有來過張茂成的家。后來一次過年,張茂成下定決心想讓父親一起來熱鬧一下,于是雇了兩個開三輪車的師傅,讓父親坐在輪椅上,一人一邊抬上了樓。因家住高樓且沒有電梯,自家老人很難來一趟,這讓他很是過意不去,而且隨著身體開始“走下坡路”,對于現在的張茂成來講,爬樓也逐漸有些吃力。眼看著沒有電梯的住宅對老年人越來越不友好,張茂成曾經和家人考慮過換個電梯房。
“平時這些生活的不便還是小事,就怕以后家里老人遇到突發情況,因為沒有電梯耽擱了搶救的黃金時間。”同樣住在旭光小區的趙女士說起了自己的擔憂。
“老舊小區無電梯之難題”是很多老年人迫切關心的問題,更是很多子女們放心不下的一個疙瘩。若是有了電梯,不僅給居民帶來了幸福感,更會在關鍵時刻幫大忙。
一直關注著“老舊小區安裝電梯”的張茂成,終于在2015年看到了希望,暫時打消了換房的念頭。“2015年,省上發了一個既有住宅安裝的文件,這讓我很是激動,心想離眉山開始推行肯定不會很遠。”他說。
破局
電梯安裝政策來解難
2018年,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財政局、市公安局、市城鄉規劃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聯合印發了《關于印發眉山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實施意見的通知》。
今年5月,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東坡區人民政府聯合印發了《2019—2021年眉山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實施方案》。
這些實施方案的發布,對大家安裝電梯既提供了可靠的依據,更是針對大家在安裝電梯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作出了解決方法指導。
“眉山主城區(除岷東新區)國有土地范圍內具有合法權屬證明并已建成投入使用并在合理使用年限內的7層及7層以下有物業管理的無電梯既有住宅,增設的電梯應在既有住宅建設用地紅線范圍內,且不得超出建筑紅線。”相關負責人介紹并提醒道,單梯為單一產權的住宅,個人自建房,別墅及已達到或超出設計使用年限的老舊危樓,已列入房屋征收范圍和計劃的住宅,不適用本方案。
“雖然安裝電梯的步驟看起來很復雜,但實際上需要住戶們做的工作主要只有三部分內容。”負責人解釋說道。
首先是,既有住宅增設電梯為業主自治行為,申請增設電梯的單元樓應當實行單元業主牽頭人負責制,由業主自行推選2—3人作為牽頭人。在委托房屋安全鑒定之前,由單元業主牽頭人向自然資源、供電部門查詢所在單元樓棟是否符合增設電梯規劃、用電條件。
隨后,既有住宅增設電梯應當經本單元、本幢或本小區房屋專有部分占建筑物總面積80%以上且占總戶數80%以上的業主同意,其他業主無異議;部分業主有異議的,由單元業主牽頭人召集其他業主共同協商解決。擬占用業主專有部分的,還應當征得該專有部分的業主同意。
為了避免電梯安裝好后出現新的爭議,同意增設電梯的業主應當就各自出資額、維護、保養分攤等事項達成書面協議。
“安裝電梯的錢大家該怎么分攤,這個環節處理好了,后續工作就能更加順利開展了。”該負責人說,電梯安裝費用總額,由業主根據所在自然樓層等因素,按一定分攤比例共同出資,分攤比例由共同出資業主自行協商確定。而且考慮到大家的經濟負擔問題,安裝電梯時經專有部分參與業主同意,可按有關規定申請使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但提取金額不得高于個人賬戶資金總額的30%;同時有關業主可申請提取住房公積金,但是符合提取條件的房屋產權人夫妻雙方提取總額不得超過增設電梯費用中實際分攤金額。
除此之外,記者還了解到,眉山主城區范圍內(除岷東新區)符合本辦法規定的既有住宅增設電梯,每臺電梯將獲得15萬元補貼。而對于2018年已申報增設的電梯省級補助資金不足15萬元的,由市本級、東坡區兩級財政按照各50%比例補足15萬元。
不過,資金補貼申請是在電梯竣工驗收合格并辦理電梯使用登記證后,建設單位(業主)才可以向市住房城鄉建設局提出財政補貼資金撥付申請,并提供以下材料:眉山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財政補貼資金申請表;電梯增設批準文件;規劃審查意見;施工設計圖紙、施工圖審查報告及備案意見;設計合同、施工合同;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報告;電梯監督檢驗報告、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和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表;項目竣工合格證明材料;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
旭光小區西16棟樓下張貼著“電梯真好”的對聯。
落地
首批電梯安裝成功
2018年,我市開始推行既有住宅增設電梯。等待了多年的張茂成立馬開始行動起來。有心且有時間的他,自然就成了所在樓棟安裝電梯的牽頭人。
安裝電梯的第一步,首先要征得所在樓棟所有住戶的同意。張茂成挨家挨戶上門,要拿到他們的同意簽字。有些當下不在小區里,若離得不是很遠他便親自前去。由于安裝電梯是大家的共同需求,所以幾乎沒有什么反對意見,大部分的同意協議書在兩天之內便簽好了。
但是有一個特殊情況,因1樓和5樓并不屬于個人所有,而是四川省信用聯社的國有資產,所以住在這里的工作人員并不能單獨表態,只能向上申請。一個月后,這兩層樓的同意安裝電梯的反饋傳回來后,張茂成第一時間成立了電梯聯絡組,成員為三人,包括牽頭人他自己、負責經費的人、負責監督施工的人。
根據安裝電梯所需要的總費用,住戶們協商確定了各自分攤的比例,除了一樓外,二到六樓各自需要負擔的系數為:0.2、0.4、0.8、1.6、2.1,對于電梯需要的年檢、維修、物管、用電等費用,也是按照以上系數分攤。簽訂了增設電梯協議后,大家馬不停蹄地與物管公司、電梯公司簽了委托書,具體辦理流程和手續都由他們幫忙處理。
2018年9月,西16棟電梯開始動工,春節前完工投入使用,這讓住戶們感到十分激動。大家一起在這年臘月二十八寫了一副橫批為“電梯真好”的對聯貼在樓下大門處,既能表達他們由衷的高興之情,又烘托了年味。
在本次安裝電梯所需的總費用中,5樓的張茂成預計出了3萬3千元左右,但是他覺得值得。“換電梯房的話,成本豈不是更高,而且家里舊家具怎么處理還是個很麻煩的事情。現在花了一小筆錢,就能提高我們生活品質,何樂而不為。”
作為旭光小區的首批電梯安裝建成后,住戶們電梯卡一刷、一按,門就開了,出電梯后就是一小段廊橋,其盡頭連接著左右兩戶住戶的門。這給張茂成以及整棟樓的居民帶來的幸福感是顯而易見的。
刷卡乘坐電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