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01-07 13:40:39
責任編輯:羅思源
打造美麗風景線 “眉山竹”驚艷亮相
——全省竹林風景線建設現場推進會參觀側記
眉山網記者 彭林 黃海波
因竹,眉山再次亮相全省。1月6日至7日,全省竹林風景線建設現場推進會在我市召開。1月6日,參加全省竹林風景線建設現場推進會的嘉賓們,先后前往東坡區、青神縣,參觀了蘇堤公園翠竹長廊、中國首家竹林濕地公園、國際竹編藝術博覽館、國際竹藝中心,詳細了解我市竹林風景打造、竹產業發展情況,盛贊我市在竹林資源提質增效、竹文化與竹旅游融合發展、竹產品加工轉型升級等方面取得的成效。
蘇堤公園翠竹長廊是連通東坡、彭山的竹林綠廊,是集竹子科普、觀景賞花、休閑游憩于一體的綜合性城市公園。一下車,嘉賓們就被眼前的一排排翠竹所吸引。“這么高大,這是什么品種?”“這個好看,什么時候種的?”“這個品種很有特色,長成竹林后會很漂亮。”……嘉賓們邊走邊看、邊問邊聽。得知該長廊栽種有雷竹、琴絲竹、人面竹、黃竿烏哺雞竹、黃金間碧玉竹、毛竹、綿竹等竹類11種,綿延11.5公里,叢生竹6000叢,散生竹31950余株后,嘉賓們紛紛贊嘆:“眉山打造的竹林景觀規模大,形成了高大、有氣勢的微型‘竹海’。”
嘉賓在中國首家竹林濕地公園參觀。眉山網記者 張忠蘋 攝
“滿目蒼翠,空氣清新。竹在水中生、水在竹中流的美妙景觀實在是美哉妙哉!”在中國首家竹林濕地公園,嘉賓們邊看邊交流,抒發參觀感受。位于青神的中國首家竹林濕地公園有濕地面積2000畝,種植各類竹近300種,是我國第一個以竹為主要景觀打造的濕地公園,2016年被評為“省級竹林濕地公園”。竹林濕地以竹林景觀為基底、以東坡文化和竹文化為背景,以青神竹編為特色,汲取中國古典園林之精髓,融入川西園林風格,具有“萬竹博覽、文化大觀、休閑旅游、竹類科普”四大功能。從空中鳥瞰,整個濕地水系猶如草書“竹”字。此外,輔以竹詩詞等文化元素,讓游客能全方位賞竹、詠竹、品竹、憶竹。
隨后,嘉賓們來到國際竹編藝術博覽館。國際竹編藝術博覽館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國際竹藝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青神竹編的重要展示點,是全國唯一的竹編藝術博覽館。在這里,嘉賓們著重了解了人類在生產生活中使用竹器具的發展歷程,欣賞了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彩色竹編《蔬園》以及鎮館之寶——《清明上河圖》等精品竹編,全方位、立體化感受和細致了解了眉山竹文化、竹產業發展。參觀過程中,嘉賓們頻頻點頭,不斷感嘆。“眉山因地制宜發展竹產業,打造竹林風景線,不僅環境因竹變得更美麗,而且群眾也因竹增產增收,生動踐行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眉山竹林風景線獨好!”參觀完國際竹編藝術博覽館,來自廣元市昭化區林業局的嘉賓蒲天均感慨道。
嘉賓在國際竹藝中心參觀。眉山網記者 雷同 攝
在國際竹藝中心,嘉賓們不時拿出手機拍照留念。該中心占地11畝,建筑面積7260平方米。國際竹藝中心建筑外觀取意于瓷胎竹編的樣式,以漢代方杯作為建筑主體造型,寓意青神竹編有口皆碑,建筑外立面凸顯“竹”元素,運用現代化的建筑設計手法,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現代化的國際竹藝術中心。“青神竹編的發展讓人大開眼界,尤其產業帶動增收方面,更是值得學習。”來自廣安市鄰水縣的嘉賓周世文說,“鄰水也擁有豐富的竹資源,我要把‘眉山經驗’帶回去,帶動地方發展。”
一邊看,一邊聽,半天的行程中,嘉賓們切身感受到了我市竹林風景線的建設成效。大家紛紛表示,眉山竹景觀打造、竹文化挖掘、竹產業發展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眉山經驗”值得推廣學習。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