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日報
更新時間:2020-02-23 16:44:49
責任編輯:陳敏
眉山網訊(記者 黃海波)開辟綠色通道、采用不見面審批、環保遠程客服上線答疑……近日,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該局開啟環保遠程“管家式”服務,有針對性地推出七項政策措施,全力支持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開辟“綠色通道”。對疫情期間急需的醫療衛生、物資生產、研究試驗等三類建設項目,該局開辟“綠色通道”,疫情相關的建設項目,分類實行簡化環評形式(報告表簡化為登記表)、環評審批“告知承諾制”、企業先開工后補辦手續等三種方式進行,特殊時期特事特辦,有力為企業復工壓縮環評一半以上審批時限,其中報告表簡化為登記表的時限由20天精減為10分鐘。
“不見面”審批模式。對企業申報項目環評手續和申領排污許可證,采取“不見面審批”和電話咨詢等方式做好對企業的技術答疑、業務指導等服務,2月1日以來,全市不見面審批項目14個。
“電話服務”助推重大項目建設。對通威晶硅電池、斑布制漿造紙、信利高端顯示器等省市重點項目加強審批服務,電話對接項目業主,了解項目環評進展,積極為企業擴建提供環評指導服務,主動為企業項目環評存在問題研究解決辦法,全力助推重大項目盡快落地開工。
環保“遠程客服”上線答疑。通過建立企業復工管理QQ、微信群,將管理對象全部拉進群里,指定專人負責,全天在線,有問題第一時間協調、釋疑,做到實實在在解決問題。環保“客服”上線以來,解答企業疑問70余條,協助90余家企業順利復工。
“一對一溫馨”提示提前化解環境風險。對轄區內重點企業全面梳理,按照行業類別為企業量身編制復產前溫馨提示信息,提醒應注意的治污設施運行事項和環境隱患,一對一發送到重點企業,將環境風險抑制在萌芽階段。截止目前,已向46家重點企業發送溫馨提示。
“隨叫隨到”開展實地指導。成立以班子成員為組長、各科室業務骨干為隊員的4支指導服務組,對全市定點醫療機構、污水處理廠及有困難的復產企業開展實地指導服務,做到了“一個電話隨叫隨到”。指導服務期間,共對7家定點醫院、1家醫療廢物處置中心、14家污水處理廠(站)、16家復工企業環保工作進行專業服務,幫助推動解決23個問題。
“互聯網”模式強化非現場監管執法。通過“互聯網+執法”的方式,充分發揮移動執法系統、視頻監控系統和自動監控系統等信息化手段,根據重點企業的行業類別和實際生產情況,開展非現場監管執法,實現精準執法、精確打擊。截至目前,通過移動執法系統向區(縣)派發自動監測數據異常調查任務4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