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05-03 09:47:24
責任編輯:羅思源
眉山網記者 杜艷 文/圖
“我們每天早晚都要來這個公園轉一圈,里面景色好又寬敞,娃兒耍得開。”4月22日,眉山市青神縣青竹街道五更橋社區7組村民肖民輝正帶著孫兒玩耍。她口中的“公園”就是思蒙河畔的竹里海棠公園——這是青神縣建設岷江流域生態屏障首個生態環保類項目。
竹里海棠是一個生態濕地公園,更是一個巨大的天然“污水凈化器”。公園656畝核心區域,各色綠植中間暗藏玄機——潺潺的流水不是來自普通的小河,而是一條曲折蜿蜒4公里的生活污水自然凈化渠,名叫竹溪。
“這里以前是一片低產農田,因為臨近思蒙河堤,每年河里一漲水,莊稼就被淹,收成很低。 后來政府把這部分土地從農民手中流轉了出來,打造成了海棠竹溪濕地公園,既保護了生態又惠及了民生。”青竹街道辦負責人劉實告訴記者,思蒙河是岷江的一級支流,在青神縣流域長度21公里,從西龍鎮、青城鎮、南城鎮、瑞峰鎮4個鄉鎮13個行政村穿越而過。其中,思蒙河南城鎮蘭溝村流域水質受周邊農田化肥農藥、畜禽糞污、農村生活污水影響較大。海棠竹溪項目啟動后,通過濕地沉淀、滴水凈化、水生植物等生態自然凈化措施凈化水體,很好地承擔了凈化思蒙河水質的功能。
4月22日,記者從入水口開始沿竹溪步行觀察,渠中水流速度很慢,每隔幾米建有一個“跌水平臺”,據介紹,此舉可以增加水中氧氣飽和度,加快污物分解。竹溪兩邊種滿蘆葦、水竹、馬蹄蓮、睡蓮等凈水植物。一路走來,肉眼可見渠中之水從黑色臭水被一路凈化、分解,最終到出水口時,已是無色、清澈之水,水面上盛開朵朵睡蓮。“今年初,我們實地采樣監測,從入水口到出水口,水體總磷和氨氮的含量分別比進口處下降了29%、5.3%。”青神縣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從監測數據來看,經竹溪功能性自然凈化、生態修復后,水質得到了凈化和改善。”
在思蒙河的“治污”過程中,打造岷江流域生態屏障的舉措是一個亮點。此外,眉山市還以縣、鄉、村三級河長為抓手,常態化開展“清河、護岸、凈水、保水”行動;投入大量資金,加強沿河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和配套管網建設;實施工業污染治理行動,督導涉水企業自建污水處理設施等,打造了“河暢水清岸綠和美”的美好河域環境。
而放眼全市“治水”工作,深入實施流域污染治理“六大行動”,確保納入國省考核的醴泉河斷面達到Ⅳ類水體、其余7個斷面達到Ⅲ類及以上優良水體。加快污水處理設施和配套生態濕地建設,全面建成投運205座污水處理設施,實現配套污水管網“全覆蓋”……2019年,全市55個涉河“四亂”問題全部整改,飲用水源質量全部達標,17條市級河(湖、渠系)水質整體改善,劣V類水體全面消除。
“不光是我們在這里耍,傍晚很多青神城里的人也會來這里散步。”正如青竹街道橋樓村2組村民徐桂容所言,“治水”見成效,優美的河道景觀不僅美化了人居環境,更提升了群眾生態幸福指數。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