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07-16 10:00:11
責任編輯:何海娟
融入成都、同城發展,是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抓手、工作目標。2018年7月,市委四屆十一次全會通過的《中共眉山市委關于建設環成都經濟圈開放發展示范市全面推動眉山高質量發展的決定》,更是將融入成都、同城發展作為全市未來發展的關鍵路徑,全力推動眉山實現新一輪跨越發展。
兩年來,眉山天府新區、全市各區縣著力推進融入成都、同城發展,亮點紛呈、成績斐然。眉山,跑出了融入成都的加速度,譜寫了成眉同城的新篇章。即日起,本報推出“融入成都、同城發展”系列報道,反映眉山天府新區、各區縣在“融入”中的務實之舉、“同城”中的切實行動。
一個個推動成眉產業同城的項目在眉山天府新區(以下簡稱新區)落戶、一條條改善成都與眉山之間的交通道路正在新區建設、一批批優秀人才來新區安家置業……融入成都、同城發展,眉山天府新區是“橋頭堡”。
眉山天府新區建設中的交通項目。
近年來,新區與成都加強對接,推動空間布局融為一體、基礎設施連通成網、產業發展錯位互補、資源要素自由流動、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同時,新區以全球視野和戰略眼光,大力提高對外開放合作水平,積極發展高端現代產業,努力在成眉同城化發展中率先突破。
同城發展 產業引路
“我們的項目是國內規模最大的OLED材料生產基地,目前已開始試生產,這對推動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成眉產業同城具有重要意義。”7月13日,四川阿格瑞OLED新材料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該項目具備年產30噸OLED高純材料和200噸其他功能材料的生產能力,產品廣泛應用于手機全面屏、電視屏、曲面屏市場,可為國內OLED面板企業提供25%以上的OLED材料需求,年產值可達40億元。
眼下,作為新型顯示技術代表的OLED顯示屏已經成為主流,OLED材料的地位至關重要。但目前應用在OLED面板中的發光材料和功能材料,基本由國外公司掌控,國內面板廠家要取得這些材料很困難且價格昂貴。而該項目建成投產后,將為國內OLED面板行業提供具有世界一流技術水平的各類OLED材料。
四川阿格瑞OLED新材料項目投入試生產。
“作為成都京東方、重慶京東方、眉山信利等川渝OLED顯示面板企業的配套產品,項目投產后不僅有利于帶動上下游產業發展,完善產業配套,形成產業集群,還將助力川渝地區建設世界級的OLED顯示面板產業聚集區。”天府新區眉山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
據了解,目前在新區,推動成眉產業同城的省市重點項目有17個,總投資達4655億元;重點招商項目7個,總投資498億元,包括5個研發生產類項目、1個研究機構、1個金融機構。
“這些項目大多是成都重大產業的配套項目,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天府新區眉山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新區堅持把成眉同城化發展落實在項目招引上,用大項目對接大戰略、融入大成都,共同做大做強“蛋糕”,推動成眉同城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截至目前,新區已成功引進100億元以上項目10個,協議總投資5000多億元;入駐聯合利華等世界500強企業18家,刷新了眉山有史以來國際合作最多、產業技術最新、單個投資最大等多項紀錄。
融入成都 交通先行
往返于成都和眉山天府新區視高街道,是王沫然每天的必修課。她有個2歲的孩子,異地工作曾是她面臨的最大挑戰,成都的家和眉山的公司曾是她心里最遙遠的距離。
“如今,T50公交車的開通讓我每天上下班更加便利。”王沫然說。
王沫然口中提到的T50公交車是全省首條跨市城市公交線路。“每天6時20分發車、19時30分收車,每8分鐘左右一班,從視高公交站到興隆湖天漢路站只要35分鐘。在工作日上下班高峰還開行了‘大站快車’,全程停靠3個站,用時不到30分鐘。”7月13日一早,T50公交車駕駛員羅正權一邊提醒著上下乘客注意安全,一邊向記者介紹道,乘客坐T50公交到興隆湖只需2元,再轉乘地鐵或者其他公交車,不僅省時省事,油錢也能省下不少,成了沿途居民往返成都、眉山的首選。
T50公交車拉近了成眉之間的空間距離。
“視高至興隆湖城市公交線路的開通,是成都和眉山兩市深入實施省委‘一干多支、五區協同’發展戰略,率先實現成眉同城化突破的示范之舉。”天府新區眉山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公交T50的開通將進一步拉近成都和眉山的空間距離,促進兩地交流合作,加快實現天府新區公共交通一體化,對于推進成都平原經濟區同城化一體化發展、加快眉山建設環成都經濟圈開放發展示范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今年來,新區還全力推進成眉交通基礎同網,加快了成眉間3條城際快速通道(益州大道南延線、梓州大道南延線、濱江大道北段東線)“斷頭路”建設工作,總里程36.944公里,總投資約67.08億元,預計2022年年底前全部建成通車。
“3條斷頭路打通后,將有效改善成都與眉山之間的交通基礎設施,為眉山融入成都大都市、促進成眉同城發展奠定堅實的交通基礎。”天府新區眉山管委會住房建設和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此外,新區正著力打造軌道上的天府新區,爭取成都地鐵16號線延伸至視高,規劃建設成眉市域鐵路S5、S13、S2線,形成集高鐵、地鐵、市域鐵路為一體的現代軌道交通體系。
創新發展 人才優先
曾宇的家鄉在成都市溫江區,2016年從成都理工大學畢業。畢業那年,其女友來新區當老師,他也隨之走進新區、了解新區,最終決定留在新區。
在新區工作生活了3年多,曾宇越來越喜歡這個環境適宜、交通便利、開放發展的熱土。“初來新區時,發現這里的人不多,交通不便,甚至連一個像樣的飯店都難找。我親眼見證了新區的點滴變化,城市公園的建設、公交線路的增多、鱗次櫛比的高樓雨后春筍般矗立起來。”
天府大道。
曾宇在公司主要負責產品的設計開發工作。初到公司,他多次和同事到外地參觀學習,與優秀工程師接觸,不僅開闊了眼界,還學到了寶貴的經驗。“新區發展前景廣,給予我們年輕人的機會多,大家干起事來也很有激情。”曾宇感慨道。
因為熱愛新區的一花一草,一街一巷,曾宇已經在新區買房。而在他的帶動下,公司不少同事也陸續在新區安家。閑暇之余,大家還會在新區聚聚,或一起帶著老人去柴桑河濕地公園轉轉。
“有的人喜歡大都市的忙碌,有的人喜歡小城市的風情,但對于我來說,更喜歡新區這樣的地方,既有奮斗,又有生活,還有未來。”說起在新區的就業感受,曾宇表示,雖然身邊很多朋友都前往一線城市工作,但他并不羨慕,未來他還會繼續奮斗在新區。
這幾年,像曾宇這樣的年輕人到新區工作生活的人越來越多。前段時間,四川發布、川報觀察、封面新聞等多家媒體采取問卷調查、面對面采訪等方式,對新區轄區內12家企業和17個樓盤中的15160人進行了一次聯合調查,有近八成的置業者來自成都平原經濟區城市,超七成人員為公司高管及職員,大多從事科技、金融、教育等行業。
在此次調查的15160個置業者中,年齡在45歲以下的占比七成以上,其中25歲至45歲的中青年“生力軍”占60.8%;學歷在大學本科及以上的接近五成;主要為公司高管和職員的占比最大,達到72.5%,其中企業高管占比16.22%,公司職員占比56.3%。
他們選擇眉山天府新區,為什么?在調查中,這15160人的答案是:因為“環境優美、發展潛力”的置業者比例為76.7%,在這里工作生活而置業的比例為16.66%。(殷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