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11-19 09:44:48
責任編輯:何海娟
“ “‘后疫情時代’下的就業路”系列報道③
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餐飲、娛樂、會展等勞動密集型行業受沖擊較大,增加了員工的就業壓力。另一方面,全球疫情蔓延影響部分出口企業承接新的外貿訂單,負面效應也傳導至就業領域。數據顯示,我國城鎮新增就業一季度同比減少了95萬人,3月城鎮調查失業率同比上升了0.7%。
目前,我市勞動力市場是什么狀況?城鎮失業人口再就業情況如何?連日來,本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了解。
現狀
城鎮登記失業率3.58% 與往年持平
“我們是按天計算工資,耍得越久,心里就越不踏實。”42歲的周民在青神縣一家絲業有限公司干了20年,今年第一次感受到了“失業”的危機。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中美貿易摩擦、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等多重因素疊加,絲綢難以出口,導致周民所在公司的生絲產品積壓。這一負面影響傳導至勞動力這端,表現為上工時間少,工資推遲發。
“今年受疫情影響,一些抗風險能力較弱的小微企業承受了較大的生存壓力,這部分員工存在潛在的失業風險。”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10月21日,眉山城鎮登記失業人口為11612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58%。
“失業人口是一個動態數據,可能今天登記了,過兩天又找到工作了。”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就今年我市城鎮登記失業率來看,并不比往年高,與往年基本上持平。
多措并舉保就業
據了解,目前國際上衡量失業的指標有兩種,即登記失業率和調查失業率。登記失業率則在政府制定出臺就業政策、提供精準就業服務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調查失業率則能及時反映我國宏觀經濟運行情況。
11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10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數據顯示,10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3%,比9月份下降0.1個百分點;其中25-59歲人口調查失業率為4.8%,與9月份持平。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3%,比9月份下降0.2個百分點。
幫扶
多措并舉幫扶 讓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
“今年,我市線上線下共舉行了273場次招聘會,提供了9.1萬余個崗位。”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城鎮失業人員可以在社區登記,也可在四川省就業創業網上服務大廳或者“E就業”微信公眾號上登記,便于獲得就業幫扶等。
51歲的周明洪是東坡區永壽鎮永壽社區的居民,平時在工地上打零工為生,疫情發生后就一直沒找到合適的工作。今年7月,他在社區進行了城鎮失業人口登記。“9月份,鎮上工作人員打電話給我,說招交通協管員,讓我去試試。”周明洪如今已經上班兩個月了,“工資不算高,但是離家近,還購買了‘五險’,我比較滿意。”
為幫助城鎮登記失業人員提升就業能力,促進其實現再就業,今年10月,我市出臺《促進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八條措施》(以下簡稱《措施》),以“真金白銀”助力失業人員再就業。
為調動失業人員就業積極性,《措施》明確,失業人員與用工單位簽訂勞動合同且穩定就業1年以上的,給予失業人員本人100元/月的就業補助,最長不超過12個月。為鼓勵市場主體聘用失業人員,《措施》對市內用工單位新吸納失業人員就業,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且穩定就業1年以上,并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給予用工單位1000元/人的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等。
舉辦線下招聘會,搭建就業平臺。
33歲的鄧麗在眉山城區一家藥店工作了四年,上個月她經歷了一次失業。“今年生意本來就清淡,加上周邊又新開了一家藥店,我們店的客流被分流了不少。”鄧麗說,藥店銷售人員的收入構成都是基本工資加銷售提成,如此一來,客流下降,她的收入銳減,而藥店老板也在堅持了大半年之后,于10月底把藥店轉讓了。
失業之后,鄧麗一邊在社區登記了失業信息,一邊通過政府提供的就業信息發布平臺尋找工作。由于有多年銷售經驗,她很快通過線上招聘會,應聘到三蘇祠附近的一家藥店當銷售人員。從失業到再就業,僅僅一周時間。“這邊一周休一天,比以前的藥店上班時間長,但是工資也高出一半。”鄧麗認為,失業再就業并不難,主要是調整好心態,有技能、吃得苦,就容易找到合適的工作。
開展技能培訓,助力就業創業。
今年以來,我市積極搭建線上線下就業平臺,約3000家企業入駐線上線下招聘會,提供崗位近10萬個;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勞務品牌、婦女居家靈活就業、家政從業人員等技能培訓,幫助約8000名群眾提高就業能力……今年1-9月,全市實現城鎮新增就業25291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3514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1635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514人。
矛盾
高不成低不就 勞動力市場的供需不匹配
采訪中,不少業內人士指出,今年就業形勢雖然短暫受疫情影響,但近年來,一大批重大項目紛紛落戶眉山,帶來了旺盛的用工需求。隨著大批行業企業復工復產,不少企業甚至出現了用工荒。
“信利(仁壽)項目原本計劃今年招4000人,受疫情影響招聘人數減少至2800人,前不久又緊急招聘了1000多人。”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說,眉山很多泡菜企業,屬于快銷品行業,長年都在招人。他認為,比起并不突出的失業率,勞動力市場的供需不匹配問題更值得關注。
當下勞動力市場,普遍存在勞動者找不到適合的工作,企業招不到所需的人。“通威(太陽能)1400多個工人在崗,最近還要招400人,試用期給出的工資都是4000元/月,入廠就開始買五險一金,待遇是相當優厚。還有眉山正大蛋雞項目,每天上班8小時,工資4000多元/月,但是因為是養殖企業,對防疫要求高,工人進入廠區,不能輕易出來,所以也一直未招滿人。”該負責人坦言,目前眉山生產型技術人才和服務型技術人才都缺乏,很多企業開出高薪都招不到合適的員工。“要解決勞動力市場供需矛盾,關鍵是需要勞動者技能提升、企業轉變用工觀念。”
開展服務行業技能大練兵,提升職業晉升空間。
一個人如果沒有一技之長,又不能吃苦耐勞,那找工作往往會出現“高不成、低不就”。為此,我市發布的《促進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八條措施》,鼓勵失業人員參加技能培訓,同時提高培訓機構培訓失業人員積極性——失業人員參加技能培訓且取得合格證書的,一次性給予失業人員本人500元交通、食宿等補貼;職業培訓機構培訓失業人員且取得合格證書的,在享受政策規定的職業培訓補貼外,對培訓機構額外給予500元/人的培訓獎勵。
而在企業用工觀念上,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現在很多企業都喜歡專業技能強的熟手,而在花錢培訓提升員工技能上卻不太樂意。“工人流動性大,怕自己培養出來的人被別人挖走了。”該負責人說,從長期接觸勞動力市場的經驗來看,現在年輕一代勞動者,不像他們的父輩一代,迫于解決生存的需求能長期吃苦耐勞。在就業過程中,他們除了看薪酬,更看重職業的發展空間。“所以企業要有一套員工晉升機制,這樣才容易讓人產生歸屬感,留得住人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