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
  • 站內

當前位置:

眉山新聞網

>

新聞

>

眉山新聞

在眉山,有一種幸福叫“我家住在公園旁”——聚焦眉山“公園城”建設

新聞來源:眉山日報      

更新時間:2021-01-12 09:47:43

責任編輯:熊莉


編者按

  “十三五”期間,我市加快公園城市建設,不斷完善公園布局,加大公園基礎設施投入,全面提升公園生態環境,為市民營造舒心的休閑氛圍。市委四屆十六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堅持生態為底、文化為魂,做優城市品質,打造文化更繁榮、生活更富裕、服務更優質、環境更優美的品質宜居城。

  近年來,我市充分利用山、水、城、田、林有機結合的自然稟賦,構建城市秀美生態空間。全市新增城市公園綠地10000余畝,建成東坡城市濕地公園、濱江公園、東坡竹園等多個主題公園,公園總數增加至161個。公園越來越多、越來越美,設施更加完善,家門口的“公園城”讓人民群眾的幸福感明顯增強。

W020200803628225725125.JPG

東坡城市濕地公園。記者 彭林 攝

1 東坡城市濕地公園

生態綠肺 眉山的“綠色名片”

  昨(11)日,冬日眉山迎來難得的暖陽,市民紛紛走出家門,到東坡城市濕地公園休閑、散步。一年四季,這里都是市民休閑健身的好地方,是眉山的“生態綠肺”和“養生勝地”。

  “眉山綠化很好,環境宜人!”“公園特別多,出門就是公園。”“碧波蕩漾、水城相融,生活在這里很愜意。”許多外地游客來到眉山,都會對舒適宜居的生態環境贊不絕口,東坡城市濕地公園也成為他們來眉山必看的景點之一。

  “我們差不多開了5個小時的車,才到了東坡城市濕地公園。”來自重慶的游客汪曉媛表示,退休后,她常和丈夫自駕到周邊城市旅游,這次來到眉山,感覺到了久違的放松。徜徉于東坡城市濕地公園,一股舒心自然、平靜祥和的感覺撲面而來。“特別震撼,沒想到眉山的公園打造得這么漂亮。”觀看了音樂噴泉后,汪曉媛說。

  每逢節假日和周末晚上,在東坡城市濕地公園開放的大型音樂噴泉“水舞秀”,總會給游客和市民帶來一場水與科技相結合的視覺盛宴。伴隨著或激昂或舒緩的音樂,水柱翩翩起舞,交織出各種美妙圖案,點綴高達100多米的“神來之筆”,總會引來觀眾的陣陣驚嘆。“很多城市都有音樂噴泉,但東坡城市濕地公園蘊含的東坡文化和音樂噴泉相融合,成為一張眉山的‘專屬名片’。”一位外地游客這樣評價。

  【公園名片】

  東坡城市濕地公園位于東坡島西北側,三面環水,規劃面積約3500畝,現已移交1400余畝(其中一期于2015年元旦正式對外免費開放,二期于2018年陸續免費開放)。東坡城市濕地公園以“東坡水月”文化為主題,是集濕地保育、科文教育、游憩休閑功能于一體的城市濕地公園。

W020210110625765007850.jpg

  蘇堤公園。記者 雷同 攝

2 蘇堤公園

風景如畫 休閑健身的好去處

  “蘇堤公園很漂亮,沿著公園騎行,真的很舒服。以前我們想騎行,只能走國道245線,車多、灰塵大,一路下來,滿臉都是灰。”1月9日清晨7時,在蘇堤公園翠竹長廊入口,正在調試自行車變速器的市民劉建國說,“我們這一隊有10多個人,已經堅持騎行5年多了。”

  集合、點名、出發……人車分流的騎行道上,沒有大貨車的鳴笛聲,只有美麗的竹林風景,劉建國和騎友們穿梭其中,在健身的同時,更能親近自然。“路況好、環境美,讓人心曠神怡!”劉建國感嘆道。

  除了像劉建國這樣的專業騎行隊隊員外,還有很多騎行愛好者選擇到蘇堤公園鍛煉身體。

  “我每天早上6點半準時起床,然后和老伴兒一起從彭山騎自行車到眉山岷江二橋,然后返回彭山。”兩年前,市民張淑琴因為身體不好經常生病住院,在子女的勸說下,她選擇騎自行車鍛煉身體。

  “如果沒有蘇堤公園這么好的環境,我估計堅持不下來。”張淑琴說,剛開始騎行時,過不了多久她就需要停車休息。隨著身體素質越來越好,她停車休息的次數越來越少,騎行的時間越來越長。現在,她除了偶爾下車欣賞一下沿途的風景外,基本可以一口氣完成行程。“來回差不多30公里的行程,我們一個半小時就可以完成。”張淑琴高興地說,身體素質變好后,她變得更自信,說話更有精神,還結識了很多騎行的朋友,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當天上午,記者沿著蘇堤公園的游步道一路前行,隨處可見運動的市民:有人騎行、有人跑步、有人跳舞、有人打太極拳……美麗的蘇堤公園,已成為廣大市民休閑健身的好去處。

  【公園名片】

  蘇堤公園位于眉山濱江大道旁,起于眉山城區岷江二橋西岸橋頭,止于東坡區與彭山區交界處,全長約11.5公里,綠帶平均寬度約40米,總面積約600畝,沿途翠竹滿園、風景如畫。

W020210110625765443622.jpg

市民在東坡竹園散步。

3 東坡竹園

品詩賞竹 城市中的“安靜所”

  相較于東坡城市濕地公園的熱鬧,東坡竹園顯得格外寧靜。

  “‘與可畫竹時,見竹不見人。豈獨不見人,嗒然遺其身。’這首詩表達了蘇軾對畫家文與可的追懷之情,也體現了他愛重人才之心。”1月10日,李雙貴老人在東坡竹園“竹文化景墻”前認真地品讀詩詞,“東坡竹園里關于竹的詩詞都是經典,我不但自己經常來,還帶朋友來。游園、賞竹、品詩,這個公園給了我們不一樣的體驗。”

  冬季的清晨,薄霧如輕紗籠罩,竹園里的“竹文化景墻”十分引人注目:白色的弧形長廊下以長方形門狀隔空隔斷,上以白色橫條聯通,長廊兩頭是石頭刻的竹畫,隔斷之間掛著古代文人經典的詠竹詩句。“走在長廊上,我們可以從隔空處欣賞兩邊的竹子,還可以讀古詩古詞,真是一大美事。”欣賞完“竹文化景墻”,李雙貴閉上眼,仰面感受了一下竹園清新的空氣,再和朋友接著談論關于竹的話題。

  “竹園的環境好,而且很清靜,我和老伴兒一早就會過來走走。”在“胸有成竹”石頭布景旁,市民王樹清正和老伴閑聊。因為兒子在眉山城區安家,王樹清夫婦退休后便從仁壽來到東坡區,和兒子同住。每天清晨,兩人結伴而行,徜徉竹林,欣賞竹景。“這里不但有很多不同品種的竹子,還有不少其他植物,一進來就給人心曠神怡、賞心悅目的感覺。”王樹清說。

  “目光所及處處是竹。竹與桃花、竹與松、竹與梅等的搭配,重現東坡詩詞意境。各處的石頭上也雕刻有蘇東坡的詠竹詩句。我們在游玩中既能感受到東坡文化和竹文化的魅力,又無形中受到竹子正直、堅韌不拔氣節的熏陶。”一位市民表示。

  【公園名片】

  東坡竹園位于眉山岷江二橋以北,占地面積60畝,采用蜀派園林的造園形式,注重竹文化,以東坡先生和名家的詠竹詩、詞、畫為著力點,巧妙融合在竹園景觀中,是首個以“東坡竹韻”竹文化為主題的開放式城市公園。

W020210110625765947540.jpg

蘇軾公園全景。記者 古良駒 攝

4 蘇軾公園

空曠干凈 退休老人的“運動場”

  1月8日下午,在蘇軾公園的廣場上,圍繞主題雕塑一圈,民族舞、交誼舞、廣場舞等眾多舞蹈團體正各自排練。再遠一點,數十名市民正排列成方隊,安靜地練習太極拳。

  公園內,還有不少帶著小孩、推著嬰兒車的市民在閑聊、賞景。很多老年人自帶板凳和小桌子,圍坐在花臺旁邊下棋等。還有人在空曠的地帶放風箏。

  市民唐兆明手握風箏輪,不時放線、收線,控制著飛得又高又遠的“老鷹”風箏。“這里空曠、干凈,我們幾個退休人員就經常來娛樂。”唐先生說,因為退休后視力下降,醫生建議他通過放風箏來鍛煉遠視能力,蘇軾公園便成了他鍛煉視力的好地方。

  唐兆明說,剛開始他只是想鍛煉視力,后來慢慢愛上了放風箏,并購買了專業設備,自制了十多個不同形態的風箏。只要不下雨,他就會到蘇軾公園里放風箏。“每天來放一放風箏,既鍛煉了身體,又豐富了退休生活。”

  【公園名片】

  蘇軾公園面積158畝,是眉山城區較早建設、功能較完善的公園之一。公園坐落于眉州大道南側,周邊有完善的行政辦公區、商業區、文化景觀帶等,集東坡文化、長壽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竹文化、水文化于一體。公園中心矗立著30多米高的“千載詩書”主題雕塑,散發出濃濃的書卷味。

W020210110625765090892.jpg

市民在蘇洵公園內鍛煉身體。

5 蘇洵公園

古風韻長 陶冶情操的休閑地

  1月9日下午,走進蘇洵公園,翠綠怡人、綠水悠然,景觀小品錯落有致,廊橋小榭古風韻長,許多市民正在公園的人行健康步道上散步。

  32歲的肖騰是一位跑步愛好者,家住附近的他經常到這里跑步。“蘇洵公園的跑道建設得很好,兩旁植被豐富,在這里跑步非常舒服,我幾乎每天都要來跑幾公里。”肖騰說,步道長度約為800米,分為紅藍兩色,紅色是步行道,藍色是跑步道。

  肖騰加入的跑團經常組織團員一起到蘇洵公園內跑步。“在公園里跑步,累了可以在樹下的座椅上休息,也可以到美術館里看看書畫展,既鍛煉了身體,又陶冶了情操。”肖騰說。

  市美術館就坐落在蘇洵公園內,常年對外免費開放書畫作品展。最近正在館內展出的是于2020年12月7日開展的“繪就雙城記 抒寫巴蜀情——渝北·眉山百名書畫家作品展”。

  “這個書畫展,我很早就進去看過了,有好幾幅畫我特別喜歡,畫得特別好。”在蘇洵公園內散步的李女士說,“還有一幅‘事可對人語,心常如水平’的字,特別觸動我。”

  蘇洵公園內運動健身與文藝書畫展的“混搭”,讓在此休閑的市民有了更多選擇。

  【公園名片】

  蘇洵公園東臨通惠河,南鄰岷江大道西沿線,西接成綿樂城際列車線,北面與眉州大道接壤,總面積144畝。公園定位以人物紀念展示為主,兼具生態文化、市民健身、休閑運動為一體的多功能城市綜合公園。該公園根據蘇洵一生的四個階段(少年、青年、中年、晚年)分為四個功能區,以人行健康步道作為串聯,分別選取了傳統文化中象征君子高潔品質的梅、蘭、竹、菊作為主題植物。

W020210110625765238379.jpg

市民在濱江公園內拍攝婚紗照。

6 濱江公園

生態野趣 放松身心的觀景地

  “站在公園的山頂觀景平臺向下看,棧道長廊、亭臺閣樓、風車等景觀一應俱全,非常壯觀。碰上天氣好的時候,陽光灑在草坪上,相當漂亮。”1月9日早上8時,在濱江公園觀景平臺,正準備登山的“90后”市民李凱說,“我剛發現這塊‘風水寶地’不久,很開心在城市里有這樣安靜自然的地方,所以經常來爬山。”

  果樹、景觀樹、竹林……在濱江公園里,保留了許多建園之前的樹木。“整個公園按照丘陵地形依山就勢而建,將原來的竹林、果林等長勢茂盛的樹木全部保留,既生態又野趣。”徒步在公園中,聽著耳邊嘰嘰喳喳的鳥鳴,李凱感覺十分愉悅,“現在工作忙碌,很難閑下來放松身心。周末出來這樣走走,感覺很舒適。”

  李凱是仁壽人,因為工作和家庭原因,來到眉山生活。“本來和愛人約定好,每年都帶她出去爬山,感受自然,但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沒能完成。現在,每天能夠帶她來這里爬爬山、看看日出,是個不錯的選擇。”說起和愛人的約定,李凱有些雀躍。

  跟著他的腳步,記者來到觀景平臺下的一大片草坪。“夏天的時候,草坪像是一片綠色海洋,一眼望去,流動的白云與蕩漾的草地交相輝映,非常漂亮。”李凱說。

  除了李凱,還有很多年輕人也選擇來濱江公園放松。“這個公園距離學校不遠,我們都喜歡到這里來玩。”眉山職業技術學院學生茍宇說,學校放假時,她會和閨蜜到公園里談談心、聊聊天,“這里很安靜,爬山的時候順帶說說悄悄話,非常舒適。”

  【公園名片】

  濱江公園位于岷江東岸的岷東新區,臨江地帶長約3600米,規劃面積約1770畝,總體設計理念為生態、自然、野趣,總體規劃建筑以樸實飄逸的川西宋式風格為主。公園共分為三區六片,有上百個景點,四季有景且有季相變化。

W020210110625765576691.jpg

蘇轍公園。記者 雷同 攝

7 蘇轍公園

古色古香 三蘇文化的“打卡地”

  “身著披風,手握書卷,眉頭微皺,頗具憂國憂民之態……這樣的蘇轍鑄銅塑像太巴適了!這里不僅環境好、空間大,而且很有三蘇文化特色。”1月8日下午,在蘇轍公園入口處,正在拍照“打卡”的葉潤林很興奮,“我特別喜歡三蘇文化,平時沒事就愛研究他們的故事。”

  拍照、攝像、認真研究……葉潤林的“打卡”流程一氣呵成。“《宋史·蘇轍傳》曰:‘轍性沉靜簡潔,為文汪洋澹泊,似其為人,不愿人知之,而秀杰之氣終不可掩,其高處殆與兄軾相迫。’”在公園文定樓處,葉潤林一邊拍照,一邊給旁邊的人介紹,“這個樓叫做‘文定樓’,是對蘇轍為文為人為官的高度概括。”

  今年70歲的葉潤林是青海人,退休后便隨愛人來到眉山定居。“眉山是蘇東坡的老家,文化氛圍濃厚,正好對我的胃口!”想起十幾年前,剛來到眉山時的場景,葉潤林感觸頗深,“我老伴兒是土生土長的眉山人,一開始說來眉山定居養老,我本來是不同意的。后來,犟不過她,我答應過來考察一次。結果,就徹底留下了。”

  “三蘇祠、中巖寺……這些年,只要有空,我就會到處溜達,稱得上是三蘇文化的忠實‘粉絲’了。”每天下午,吃過午飯,葉潤林總會抽空到蘇轍公園轉轉。“從老城區坐3路或者11路公交車,不需要轉車,下車就到公園,非常方便。除了濃厚的人文氣息外,這里還有很多仿古建筑。”

  跟隨葉潤林的腳步,記者來到公園里文化味十足的“菡萏廊”。綠樹掩映下翹脊飛檐,古韻悠長。“在這里游玩,有一種穿越的感覺,還能夠學習到很多關于宋朝建筑的知識。”葉潤林說,“公園還配備了健身設施、地下停車場等,考慮周到,是個非常不錯的文化‘打卡地’。”

  【公園名片】

  蘇轍公園是以蘇轍生平為主線,兼具生態園林景觀特色、地域文化特色和時代特色的開放式城市綜合性文化休閑公園,占地面積約145畝。公園內有文定樓、雛鳳閣、遺老齋三大“川西宋式”仿古建筑,處處散發濃濃的文化氣息,展現蘇轍“汪洋澹泊、秀杰深醇”的人文風韻。

W020210111600141497571.jpg

蘇母公園。記者 雷同 攝

8 蘇母公園

設施齊全 兒童游樂的新天地

  “爸爸,快推我一下,我要蕩得高一些。”“好的,你抓牢繩子,坐穩了。”1月10日下午,家住附近小區的周先生帶著女兒,在蘇母公園里蕩秋千,其樂融融。因為離家近,游樂設施多,周先生經常帶著女兒來蘇母公園玩耍。“我小時候也在這里玩過,當時也有很多游樂設施,是個游樂場。”周先生說。

  蘇母公園前身是東坡湖公園,是很多“80”后、“90”后的記憶。當年,在東坡湖公園里開碰碰車、玩空中自行車、劃船的小朋友們,現在已長大成人,也帶著孩子來蘇母公園玩耍了。

  蘇母公園里的兒童游樂設施,相對其他公園來說更多、更豐富。沙池、秋千、爬網、滑梯、海盜船……各種游樂設施吸引了眾多小朋友。

  在沙池里玩耍的3個小女孩,各自拿著小桶、小鏟子、小模具,頭挨頭地湊在一起商量著“玩樂計劃”。坐在沙池邊的家長們一邊看著孩子們,一邊聊著天。“孩子每天都鬧著要來公園玩。這樣很好,她有小伙伴一起玩,大人也可以休息一下,聊聊天。”帶著孫女來玩的王晨笑著說。

  各式各樣色彩豐富、功能各異的游樂設施,既能消耗小朋友們旺盛的精力,給家長們減輕陪玩的負擔,又能鍛煉小朋友們的運動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受到了家長和孩子們的一致歡迎。

  【公園名片】

  蘇母公園位于眉山城區東南一隅,東臨岷江,北倚東坡湖,占地252畝,是傳承三蘇文化的重要節點和旅游景點。蘇母公園景色秀美、文化厚重。園內樓臺亭閣,相映成趣。

  □本網記者 趙會 王莉 雷堯 張莉 文/圖

岷江時評

努力把身邊的公園 建好管好用好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在城市規劃建設中,因地制宜建設覆蓋城鄉、均衡布局的城市公園體系,努力為廣大市民打造寬敞、無障礙的健身鍛煉和公共活動空間,提供優質的公共生態產品。此舉既贏得了市民的口碑,也讓市民得到了實惠,成為群眾最滿意的民生工程之一。

  2020年,全市開工建設公園20個。截至目前,全市城鄉公園數量達到161個,初步實現“主城區和縣城公園綠地全覆蓋、一鎮一園”的目標。如今的眉山,已成為一座高品質的宜居城市。多一處公園、多一片綠地、多一池碧水,對市民來說,已從“新鮮事”變為“家常事”。跨出家門,邁入公園,市民可以更安全、更安心地親近自然、鍛煉身體、放松身心、享受生活。

  作為全國文明城市,我們要努力把身邊的公園建好、管好、用好,做好環境衛生、公共設施、樹木景觀的日常管護,把好事辦好,把實事辦實,讓城市美景一直美下去。同時,我們也向廣大市民發出倡議,希望大家到公園休閑、鍛煉時,能夠像愛護自家園子一樣愛護公園的一草一木,讓更多的人更好地親近自然、鍛煉身體、友好交往,努力使公園成為展示市民活力的窗口和城市文明的標志。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郵箱:msxwwb@163.com

川網公安備 51140202000199號

分享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 全黄h全肉远古| 18av黄动漫网站在线观看| 天天爱天天操天天射| 丰满少妇被粗大猛烈进人高清| 樱桃视频影院在线播放|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麻豆|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欧美丰满白嫩bbw激情| 国产色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视频| yy6080理aa级伦大片一级毛片| 搡女人免费视频大全|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久古代| 欧美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欧美在线观看|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888米奇视频|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 色婷婷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另类TS人妖一区二区| 色偷偷亚洲女人天堂观看欧| 国产精品视频全国免费观看| 99在线精品免费视频| 女邻居拉开裙子让我挺进| 中文在线а√天堂| 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 久久精品中文騷妇女内射| 果冻传媒电影在线| 亚洲国产第一区| 欧美高清在线精品一区| 亚洲高清毛片一区二区| 空白tk2一一视频丨vk| 午夜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草草浮力影院第一页入口| 国产后入又长又硬| 黄色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福利不卡视频| 天堂资源最新版在线官网| 国产精品看高国产精品不卡| 97国产在线视频公开免费| 大陆一级毛片免费视频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