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
更新時間:2022-09-06 14:34:02
責任編輯:蹇瑋杰
人物名片:今年45歲的付志洪是洪雅縣中山鎮前鋒村黨支部書記,四川雅雨露茶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10余年來,付志洪扎根農村,揮灑青春、奮勇拼搏,帶領村民們種植高山有機茶實現脫貧致富,先后榮獲全國第九、第十屆創業之星,全國農業勞動模范,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全省優秀黨務工作者”等稱號。2021年,付志洪獲評第七屆眉山市“敬業奉獻”類道德模范。
平整的水泥路上,一片紙屑、一個煙頭都沒有;一畦畦茶園綠意盎然,錯落有致地分布在山坡上、山溝里;古色古香的民宿旁開墾著幾壟小菜園,種了些蘿卜、白菜……9月5日,走進洪雅縣中山鎮前鋒村,一幅和諧富美的鄉村美景呈現在眼前。
如今的前鋒村茶葉種植面積達15000畝,農民人均純收入37752元,入選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這背后離不開付志洪的付出。
2004年,帶著一份鄉愁,付志洪回鄉創業。把握前鋒村生態環境優勢,付志洪首先成立四川雅雨露茶葉有限公司,并多次前往浙江麗水、福建廈門等地考察。在反復研討方案后,他決定將種植有機茶作為前鋒村發展的核心項目。
為了減少茶產業發展的后顧之憂,付志洪先挑選了5個品種在村子的一塊空地上試種了半畝。隨著茶樹萌芽、開花,濃濃的香氣彌漫開來,陸續有村民找到付志洪表示愿意流轉土地加入種茶隊伍。
2009年,付志洪成立洪雅縣宏圖茶業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3400畝建成了黃家山有機茶示范種植基地,并盡可能地為村民提供工作崗位,邀請專家培訓村民的栽培、管護技術,不定期地舉辦種植技術經驗分享會為村民種茶提供技術保障。此外,他還成立了中山茶業協會,與會員簽訂購銷合同,幫助茶農打開銷路。在他的努力下,前鋒村茶產業的規模初現。
2013年,付志洪當選為前鋒村黨支部書記,他致力強化茶產業發展實現產業“造血”功能,讓茶葉真正成為該村群眾脫貧致富的“金葉”。
他牽頭打造了茶葉工作坊百余個,并在茶業專業合作社推行“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模式,以優先流轉貧困戶土地的形式,讓貧困戶“入股”合作社,享受合作社“分紅”。同時,他再次流轉土地2300畝擴大茶葉種植面積,在村內除了種茶,還配套種植獼猴桃、葡萄等水果,推動鄉村旅游業發展。
在種茶過程中,付志洪發現肥料難以保障,他便提出實施“111工程”(飼養1萬頭生豬、種植1萬畝茶葉、實現純收入達1億元),通過‘豬—沼—茶(果)種養循環模式’提高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降低茶產業運營成本。他還將養豬場作為易地搬遷幫扶項目為村民提供崗位,穩定他們的收入。
腰包鼓了,村里的顏值也更高了。近年來,在付志洪的帶領下,前鋒村新建、改造升級道路10余公里,完成全村自來水安裝全覆蓋,改造山坪塘15個、建成茶葉文化廣場和村級活動場所,全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不斷完善,整村完成了“廁所革命”。由付志洪提議開展的道德榜樣等評選活動,每年常態進行,有效助力改善村民的精神面貌。
如今,前鋒村脫貧摘帽,如何做到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付志洪提出以黨建引領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他四處籌集資金成立洪雅縣鄉緣農民專業合作社和洪雅縣農幫農機專業合作社,讓全體村民入股合作社。“我們積極為合作社爭取集體經濟項目,項目收益后邀請專業公司評估,按入股人數等額量化給村民分紅。”付志洪說,“村集體經濟每年保底分紅5萬元,這幾年一直不斷引進集體經濟項目,為日后全村的產業發展和村民生活提供了有效保障。”
“接下來我們將大力推動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形成茶產業全鏈條發展,帶領全村村民向更高的生活目標奮斗。”面對未來,付志洪信心滿滿。
來源 | 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丹梅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郵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