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
更新時間:2022-12-06 16:51:36
責任編輯:黃馨月
青神縣是全省竹產業高質量發展重點培育縣,近年來,該縣堅持點、線、面結合,高質量建設美麗鄉村竹林風景線,堅持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青神土地上生根發芽,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統領,以竹興農富農為目標,使竹產業成為推進綠色發展、助力脫貧攻堅、 促進鄉村振興中具有帶動性、標志性的重要產業。
青神縣瑞峰鎮天池村通過種植一片竹林,發展特色產業助農增收,就是青神縣以竹綠景、以竹富民的一個生動縮影。
2022中國國際竹產業交易博覽會將至。記者走進天池村,只見萬畝竹海碧波蕩漾,蔥綠俊秀,好似綠色大氧吧,這片“綠水青山”就是全村的“金山銀山”。
“我種了四五百畝竹子,一年大概有10到20萬元純利潤。”作為地道的天池村人,種竹大戶李開明見證了村里竹產業的興起,并享受到了竹產業帶來的紅利。
“村上因竹改善了生態,更是因竹脫貧摘帽。”天池村黨委書記方國軍介紹說,天池村是全縣海拔最高的行政村,年輕勞動力大多選擇外出務工找尋出路,只留下年老的村民留守在家,日子過得比較艱難,變化從村里開始發展竹產業后產生。
2008年,天池村在青神縣委、縣政府的號召下,完成農業產業結構大調整,全村興起“種竹熱”,在村兩委的指導下,村民們開始承包土地栽種竹子。
天池村將原來的低效雜交竹改造為雷竹,將低效林改造為優質綿竹,再與四川環龍新材料有限公司簽訂包銷合同,完美解決銷售難問題。四五年之后,承包地栽種的竹子達到豐產期后,每年村民們都能有可觀的收入。
“栽種雷竹能帶來三方面的收益:一是老百姓將土地流轉出去,一畝大約收益700元;二是老百姓利用空余時間為種植戶除草、打筍,每天能掙幾十、上百元錢;三是土地流轉出去后,村里的年輕人能放心外出務工掙錢。”天池村黨委書記方國軍說道。
此外,得益于提前與四川環龍新材料有限公司簽訂造紙竹原料購銷合同,這也讓村里種植的每根竹子都有了固定買家,可以最大程度保障農民的基本收益。
據了解,為了鼓勵年老的群眾發展竹產業,村上還成立了村集體公司,通過集體+公司+農戶的運營模式,老百姓只需要將土地入股到公司,由公司進行前期的開發、中期的維護、后期的采伐以及銷售,解決老百姓砍竹難、賣竹難的問題。
“竹子成林后,不僅可以賣錢,還美化了環境,吸引了螢火蟲前來安家,帶動了我們這里的螢火蟲經濟,增加了我們的收入。”村民胡建華深有感觸地說,看到竹產業的大有可為,曾經在外打拼的他,也因此選擇回到家鄉,大家共同栽竹,將曾經的荒山一片片變綠,賺“生態”錢。
如今,天池村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深挖自身優勢,因地制宜,以“產業興村”為突破口,全力培育壯大竹產業和螢火蟲文旅產業,打造“竹里螢光?陽光天池”最美竹林生態特色村,村集體經濟發展呈現良好態勢。
目前,天池村竹林面積達2.3萬畝,去年全村人均收入1.7萬元,與十年前相比翻了三番,其中竹產業收入占比達35%。
來源丨陳甜 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古良駒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郵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