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市融媒體中心
更新時間:2025-08-18 10:38:23
責任編輯:徐茜
產業園區繁忙有序,生產線上機械臂精準作業,實驗室里科研人員潛心攻關……今年以來,仁壽縣深入落實市委“實干實績比拼年”部署,激情擔當作為,從電子信息到新能源,從智能工廠到科創平臺,這座城市以科技創新為筆、以營商環境為墨,在高質量發展的畫卷上寫下生動注腳。
智能升級與科創突圍
產業發展注入“強引擎”
近日,走進位于四川仁壽經濟開發區(以下簡稱經開區)A區的四川協鑫鋰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協鑫鋰電)生產車間,全自動產線高效運轉,機械臂精準操作,一塊塊鋰電池材料快速成型,現場一派繁忙景象。與火熱生產狀態相呼應的是該公司訂單也在快速增長。
在協鑫鋰電研發中心,技術人員正在進行新產品的研發測試。
協鑫鋰電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5月協鑫鋰電成績亮眼,在第十七屆中國國際電池技術交流會/展覽會上吸引眾多海內外客商關注,2025年至2027年意向訂單總額突破200億元。目前,該企業呈現出產銷兩旺、滿產滿銷的狀態。
產線滿產、訂單爆滿,產品受到市場熱捧的背后,源自企業堅持走科技創新之路。
在生產上,協鑫鋰電使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物理干法工藝合成磷酸鐵鋰材料,工藝流程由傳統的11步縮短至4步,還引入制造執行系統實時監測24條生產線,精準分析能耗。
在研發上,協鑫鋰電成立儲能材料研究院,打造7個實驗室,配備了100余臺(套)研發和檢測設備,匯聚60余名專業人才,對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壓實密度、能量密度等特性開展持續攻關,以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
同樣澎湃的脈動也在不遠處“跳動”,在經開區信利(仁壽)高端顯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利)生產車間,生產線上的機械臂精準操作,將玻璃基板與集成觸控模組、液晶顯示模組等電子元件精密組裝,加工成手機顯示屏。
在信利生產車間,工人正在液晶顯示屏生產線上忙碌。
“在全流程的智能制造幫助下,公司大板的月產能是120K,如果全部作手機產品使用,可滿足1400萬臺手機的需求?!痹摴咀詣踊拷浝黻惡@捉榻B。
支撐高效智能化生產的,是信利精心打造的多個控制系統:制造執行系統負責實時監控產線狀態,數據倉庫系統負責確保產品質量,自動物料搬運系統負責生產設備的物流連接……這些平臺的協同運轉,構成了智能工廠的“最強大腦”,驅動生產高效穩定運行。憑借智能工廠奠定的堅實基礎,信利對市場前景充滿信心。目前,該公司正積極拓展車載顯示器等產品線。
以協鑫鋰電和信利為代表的仁壽企業,以創新為方,為產業發展注入“強引擎”。
科創生態與金融活水
營商環境彰顯“硬實力”
企業的茁壯成長,離不開土壤的滋養。仁壽縣以組合拳的方式,打造優質營商環境,構筑良好生態。
在優化創新主體培育方面,實施科技輔導計劃,聘請專業輔導機構一對一開展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研發費用歸集、科研項目申報、科創平臺培育等幫扶指導,創新梯隊持續壯大。在打造高能級創新平臺方面,積極促進協鑫儲能研究院與中國科學院以及寧德時代等頭部科研院所、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依托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等高校及本地龍頭企業共建信仁光電研究院,力爭2025年建成省級新型研發機構;打造全省首個實體化成眉協同創新平臺,加快天府(仁壽)創智中心建設。在持續推進“智改數轉”方面,推動33戶企業完成線上線下診斷,累計完成線上線下診斷企業148戶;指導信利取得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三級證書,金鵝紡織獲得二級認證;信利創成省級先進級智能工廠,建寶水泥、義遠博瑞獲評市級“智改數轉”車間標桿示范企業。
打造良好科創生態,還需引灌金融活水。
近日,仁壽縣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辦公室成功牽線搭橋,為陷入融資難題的眉山市凱豐陶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豐陶瓷)注入900萬元資金。這場“及時雨”,成功緩解了該企業的燃眉之急,有效推動其高質量發展。
在凱豐陶瓷,工人正駕駛叉車轉運產品。
位于經開區C區的凱豐陶瓷,此前一度面臨較大資金壓力,陷入流動資金短缺、經營受阻的困境。仁壽縣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辦公室在“千企萬戶大走訪”中捕捉到企業困境的信息,立即啟動聯動響應機制,組織人員上門為企業量身定制融資方案。經過多方努力,6月下旬,仁壽農商行成功為凱豐陶瓷放款,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此外,在化解政策限制的同時,該縣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辦公室還從企業核心競爭力入手,協助企業優化成本結構。
資金是企業的“血脈”。自2024年11月開展“千企萬戶大走訪”活動以來,仁壽縣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辦公室深入摸排小微企業經營情況和融資需求,已累計幫助4101家小微企業獲得貸款,總放貸金額約75億元。
從信利的“最強大腦”到協鑫的“科創利劍”,再到凱豐陶瓷的“及時雨”,如今,仁壽縣既有龍頭企業引領的“頂天立地”,也有中小企業成長的“鋪天蓋地”,更有產業鏈條延伸的“聚鏈成群”。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該縣正以科技創新激活發展動能,以營商環境筑牢發展基石,步履鏗鏘,向著“產業更強、創新更活、環境更優”的目標穩步前行。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網站支持IPv6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028—38166899 網絡侵權舉報電話:028—38166899 舉報郵箱:346536593@qq.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