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09-14 11:20:28
責任編輯:何海娟
登上二峨山頂,俯瞰眉山天府新區,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一條條大路延伸至遠方……這片開放的熱土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已初具規模。
這里良好的區位優勢、優美的生態環境,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市民入住,常住人口呈逐年上升趨勢。而現有的教育資源已不能滿足群眾需求,教育短板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新區的高質量發展。
為補足教育短板,擴大優質教育供給,近年來,新區黨工委、管委會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發展,加強各級各類教育規劃的頂層設計,開辟整體推進、重點突破、試點先行的新路徑,通過加大教育投入,改革教育發展機制,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力求不斷滿足城市定位變化、人口集聚、空間發展的需求。
優先發展教育 讓學校建在“家門口”
“非常期待眉山天府新區第一小學、第一中學能夠早日建成,以后我的孩子上學就不用再往仁壽縣城跑了。”說起孩子上學的事,新區視高街道居民周長青表示,雖然近年來新區發展很快,居住環境也很好,但由于教育、醫療等基礎配套設施不到位,生活不是很方便。
眉山天府新區第一小學、第一中學建設項目。
近日,記者在眉山天府新區第一小學、第一中學項目建設現場看到:鋼筋加工場,工人們正在操作機器裁剪、焊接鋼筋;操場建筑工地,幾臺挖掘機正緊張有序地作業;教學樓建設現場,幾十名工人正在進行鋼結構梁板吊裝……
據悉,眉山天府新區第一小學項目總建筑面積為26431.50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教學樓、風雨操場、食堂、綠化景觀工程、地下室等,以及相關附屬配套設施。眉山天府新區第一中學項目總建筑面積為29322.36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教學樓、學生宿舍、風雨操場、食堂、綠化景觀工程、地下室等,以及相關附屬配套設施。兩所學校在建設上都借鑒傳統的“學堂書院”空間,以院落為空間結構組織基本元素,并運用南北向的“學術軸”和東西向的“文化軸”統領整個空間格局,每處空間都設置相關的文化視覺焦點和文化主題。
建設中的天府新區眉山嘉祥外國語學校。
目前,兩所學校正按計劃順利推進,已完成總工程量的50%,預計今年年底可完成項目主體工程,明年9月建成交付,緩解新區適齡兒童的入學難題。
學校建在“家門口”,這是新區把教育放在整個區域發展“一盤棋”考慮的縮影。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優先發展教育,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高度重視農村義務教育,辦好學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網絡教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近年來,新區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夯實教育發展基礎,全力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著力實現“幼有優育、學有優教”。
“新區的教育就是新區的未來,我們要把教育發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工程,擺到新區工作的重要位置,確保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這是新區黨工委、管委會領導們的“教育情結”的真實流露,也彰顯了新區實施教育優先發展工程的堅強決心。
建強師資隊伍 筑牢教育發展“奠基石”
教師作為“立德樹人”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一直是新區黨工委、管委會的牽掛。9月10日上午,眉山天府新區召開第36個教師節慶祝大會,對新區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周霞等41名優秀教師、萬利蘭等23名師德標兵、朱麗群等23名優秀班主任和羅勇等3名優秀校長給予通報表揚。
慶祝大會被表揚的優秀教師。
“今年伊始,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新區廣大教師迎難而上、知難而進,奮戰在抗擊疫情和‘停課不停學、不停教’兩條戰線上,守護近5萬名學生的身心健康,書寫出最美‘逆行者’的故事,綻放出最絢麗多彩的光芒。”新區黨工委主要領導在大會中要求,廣大新區教師要在教書育人的偉大事業中實現人生價值,為共同努力開創新區教育事業新篇章、推動新區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教育的質量需要教師來提升,優質的教育需要優質的教師來支撐。近年來,新區在引進人才、提升教師專業化發展方面,加強人才培育力度,提高人才質量;加深人才體制機制改革,激發人才活力。
學生演唱歌曲獻禮教師節。
今年6月,新區出臺了《眉山天府新區人才分類標準(試行)》《眉山天府新區人才支持辦法(試行)》《眉山天府新區人才管理服務辦法(試行)》等系列政策,設立1億元人才發展專項資金,用于人才補助和人才項目資助扶持。明確了人才引進中“市優秀教師、市優秀青年教師、市優秀班主任、市優秀教育工作者、市骨干教師、市教壇新秀及相當層次榮譽獲得者”在安家、住房、生活等方面給予相應補助。
新區教師認真上課。
同時,新區著力改善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城鄉教育資源師資不足等問題,完善財政投入機制,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把教育作為財政支出重點領域優先保障,適時開展教育投入結構和使用效益評估,建立教育投入增長長效機制,切實增強教師崗位幸福感、事業成就感和社會榮譽感。
高素質教師隊伍是辦好教育的基礎和前提。這些年,新區著力強化師德師風建設,扎實開展師德建設,建立師德檔案、實行師德考核,全面提升教師素養,構建了一支德藝雙馨的教師隊伍。眉山天府新區“最美鄉村教師”黃俊,忠于黨的教育事業,堅守鄉村24年,他愛崗敬業、甘于奉獻的精神,激勵著廣大教師為新區教育事業奮力拼搏。
多媒體教室。
固本樹人無止境,揚鞭躍馬啟新程。昂首步入新時代的新區處處洋溢著跨越追趕的激情,書寫著后發趕超、高質量發展的璀璨篇章。(記者 殷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