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10-19 11:14:02
責任編輯:何海娟
□安娜 眉山網記者 林琳 文/圖
從昔日的貧困村,到如今青神縣重點打造的特色鄉村游重點村,青神縣白果鄉迎來了發展好光景。
日前,我們來到白果鄉虎渡社區7組(原樓坊溪村),穿行在蜿蜒整潔的“彩虹路”上,放眼望去,周圍的竹林青翠欲滴,路的兩旁種滿了柑橘樹,鄉村景觀美如畫卷。
“彩虹路”與竹林、民宅互相映襯。
打通致富路 甩掉窮帽子
徒步、登山、近郊旅游、品嘗全橘宴……家住青神城區的王琦力是白果鄉的常客,“這里遠離城區、群山環抱、空氣清新,是平時和家人外出郊游的好去處。”超3公里的彩虹鄉道直通蒼翠林間,加上離城區較近,近年來,白果鄉吸引了大量周邊市民前來。
在幾年前,白果鄉虎渡社區還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現在看到的這條‘彩虹路’原本是條山間土坯路,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濘不堪,嚴重制約了村民致富。”虎渡社區黨委書記馬俊介紹,當時村民年人均收入只有幾千元,有建檔立卡貧困戶61戶179人。
轉機發生在2014年,借著好政策,白果鄉虎渡社區將椪柑確定為主打產業,村民在干部的引導下轉變觀念,調整產業結構,將4800畝荒山荒坡、田地改種柑橘,發展茶葉1500畝,豐富的自然資源轉化為產業基礎發展優勢,村民腰包鼓了起來,生活也有了盼頭。
新翻修的水泥路雖然能通車了,但是有些地方較為陡峭,彎道較多,貨車拐彎困難,不便進出,影響了當地柑橘和茶葉的運輸外銷。2017年,虎渡社區脫貧摘帽,乘著好勢頭,對該路段進行了提檔升級,進一步解決了運輸這一瓶頸問題。
鋪就“彩虹路” 民生得改善
2019年起,白果鄉被納入青神縣椪柑產業環線內,特色產業進一步發展:通過成立青神縣春橘專業合作社,為柑橘產業發展奠定了組織基礎,注入了市場活力;成立志愿服務隊,安排專業指導員提供技術指導和渠道支持,通過培育示范園、召開現場會、互動交流等形式集中學習;借力水果品牌展示會宣傳推介,提升柑橘對外知名度,進一步促進優質農產品對接市場;以每年舉辦的豐收節為契機,激發群眾參與熱情,拉動當地第三產業。今年,白果鄉出產的柑橘隨著品質提升,售價比市場同類產品每公斤高出了1元。
2020年4月,青神縣全面啟動了建制村調整,白果鄉將原樓坊溪村并入了虎渡社區。同月,虎渡社區根據需要,在政府支持下再次改造公路。新路以紅、黃、綠、藍為標線,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將其命名為‘彩虹路’,是因為很吸引眼球,也為了擴大我們村的影響力嘛。”原樓坊溪村村支部書記宋南卡介紹了“彩虹路”命名創意的由來。
該路竣工后,白果鄉直接受益農戶220戶600余人,村民的生產生活更加便利了。“正是這條路越建越好,為我們村帶來發展致富的項目。”虎渡社區7組黨員蘭巧云說。
提振精氣神 日子有滋味
“我們齊心協力,不僅把路通到家門口,路兩邊還都是風景,種滿了花和樹,一年四季都是不同的景色,不時能看到游客在路邊駐足拍照。”虎渡社區黨委副書記呂鳳勤露出欣慰的笑容。
村民增收后,如何進一步豐富和繁榮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成為擺在白果鄉一班人眼前的一道民生難題。為此,白果鄉政府決定從改善人居環境入手,增進民生福祉。
首先,對“彩虹路”沿線農房進行了風貌改造。回鄉創業的陳僑輝,主動將位于白果鄉虎渡社區的原機磚廠200平方米的房子拆除,復墾后打造成一個小公園。“隨著收入的增加,我們的生活品質也得提上去,我將這里打造成花園,來來往往的人看了也賞心悅目。”其次,實施了農村生活聚居點路燈照明工程項目,目前已安裝了70盞太陽能路燈。
建起“彩虹路”,走上“幸福路”。現在,白果鄉虎渡社區成了青神縣鄉村振興、產業興旺、人居環境治理示范點,在今年7月,更成功創建眉山市鄉村振興示范點。
分享到